戊戌變法開始后,光緒皇帝想以開設懋勤殿(皇帝讀書、研究學問的地方)的名義,選用一批精明強干的維新人士當顧問官。他要維新派骨干譚嗣同為他起草詔書,還把前幾代皇帝的遺訓也給了譚嗣同,說康熙、乾隆、咸豐三朝都曾經(jīng)開設過懋勤殿,要他寫進詔書中。光緒帝其實是想親自拿著詔書到頤和園向西太后請示,為自己變法增加一點理由。第二天京城的官員幾乎都知道要開設懋勤殿的事了,以為詔書就要下達了,然而詔書終究沒下達,這是因為慈禧太后作了干預。于是,大家都知道西太后與光緒帝的矛盾已經(jīng)難以調和了。
在這件事發(fā)生以前,西太后為了削弱光緒帝的勢力,找了個借口把他的老師翁同龢趕回老家,光緒帝沒有能力阻止,F(xiàn)在光緒帝更感到情況不妙,他秘密召見了維新派官員楊銳,特地寫了密詔,要求康有為、梁啟超等人設法阻止這種趨勢。他將密詔交給楊銳藏在衣帶里帶出宮。
楊銳出宮后,遵照光緒帝的旨意,把詔書給康有為、譚嗣同、林旭、劉光第看。詔書上寫著這樣的話:“現(xiàn)在,朕當皇帝的地位幾乎也要保不住了”“你們幾個以及維新派的同志,要趕快設法救朕啊”。他們幾人捧著詔書失聲痛哭?墒鞘种袥]有一點權,能做什么呢?這個時候,他們想到了袁世凱。
袁世凱是河南項城人。年輕時他兩次參加縣試,都沒考中,于是他投靠叔父的把兄弟、淮軍提督吳長慶,很快得到李鴻章的賞識,步步高升,當上了駐朝鮮通商大臣。公元1894年,中日甲午戰(zhàn)爭爆發(fā)前夕,他見形勢不好,要求調回國;貒,他把自己裝扮成支持變法的人,常常對人說一些中國和外國的事情,他還在榮祿的同意下參加康有為組織的強學會,一些不知底細的維新派居然對他很有好感。
甲午戰(zhàn)爭之后,清廷想要訓練一支新式陸軍,袁世凱走了許多門路,終于在公元1895年獲得清廷的委派,到天津附近的小站訓練新式陸軍,成為直隸總督榮祿的親信。以后這支陸軍成為清軍中很有實力的軍隊,袁世凱的地位也漸漸高起來。
康有為等五人商量了很久,覺得唯一的希望只有動用袁世凱的力量了。譚嗣同秘密地向光緒皇帝提出,請求皇上用優(yōu)厚的待遇聯(lián)絡袁世凱,希望在情況緊急的時候可以靠袁世凱救助皇上,他說得十分懇切。公元1898年9月16日,光緒帝召見袁世凱,袁世凱當面向皇上表示支持維新變法。光緒帝很高興,特地賞給他侍郎的官職。第二天光緒帝又召見他,袁世凱表示一定忠于皇上,報答皇上的恩情。
第三天,譚嗣同直接來到袁世凱居住的法華寺。他問袁世凱:“你認為我們的皇上怎么樣?”
袁世凱感慨地說:“是一代少有的好皇帝啊!”
譚嗣同緊急著問:“那么西太后他們準備在天津閱兵的時候,逼迫皇上退位的陰謀,你知道嗎?”
袁世凱說:“是的,我聽到過一些。”
譚嗣同就拿出光緒帝的密詔給袁世凱看,然后說:“現(xiàn)在能夠救皇上的,只有你了。”他的話語變得激烈了,用手在自己的頭頸比劃著說:“要是你沒有救皇上的打算,那么就請你到頤和園向西太后告發(fā)吧,再把我殺了!這樣,你肯定能夠榮華富貴。”
袁世凱臉色變得嚴肅,嚴厲地說:“你把我看成什么人了?皇上是我們啦同侍候的主子,我和你都受到皇上不一般的恩情,救護皇上的責任,不只是你的,我也有啊!假如你有什么好的主意,我倒是非常愿意聽的。”
譚嗣同聽后很滿意,說:“榮祿的密謀,全押在天津閱兵這一舉措上。你和董福祥、聶士成三支軍隊都受榮祿指揮,他要靠這三支軍隊來逼皇上退位。即使這樣,董福祥、聶士成的兵力是不能跟你相比的,要論實力,只有你了。要是事變發(fā)生,你完全對付得了他們兩支軍隊。保護皇上恢復大權,清除太后身邊的反對維新的大臣,整頓朝廷的秩序,這些事,你也完全可以做到從容不迫,這可是你一世無比榮耀的功業(yè)啊!”
袁世凱說:“要是皇上在閱兵的時候,能夠看準機會迅速地進入我的軍營,下令殺奸臣,那么我一定跟著你們干下去!”
譚嗣同說:“不過,榮祿待你一向不錯。你怎么對待他呢?”
袁世凱笑了笑說:“他對我不是真心的,你沒聽說過‘漢人是不可以給以兵權’的說法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