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統(tǒng)皇帝和光緒關(guān)系:
光緒皇帝和宣統(tǒng)皇帝是叔侄關(guān)系。光緒帝的父親醇親王奕譞,生母葉赫那拉·婉貞為慈禧皇太后親妹。宣統(tǒng)帝是醇親王奕譞之孫,載灃長子,母親蘇完瓜爾佳氏。
清德宗愛新覺羅·載湉(1871年8月14日-1908年11月14日),清朝第十一位皇帝,定都北京后的第九位皇帝,在位年號光緒,史稱光緒帝。在位三十四年。
愛新覺羅·溥儀(1906年2月7日-1967年10月17日),字耀之,號浩然。清朝末代皇帝,也是中國歷史上最后一個皇帝。也稱清廢帝或宣統(tǒng)帝。1909年到1912年、1917年7月1日到1917年7月12日兩次在位。
愛新覺羅·溥儀(1906—1967年),清朝末代皇帝,即中國歷史上最后一個皇帝。醇親王載灃之子,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即皇帝位。1924年11月5日,被馮玉祥驅(qū)逐出宮。辛亥革.命以后,宣布退位?箲(zhàn)時由于充當日本扶持的偽滿洲國傀儡皇帝,被定為戰(zhàn)犯,后被毛澤東特赦,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普通公民,1967年在北京死去。其為清朝皇帝在位時年號“宣統(tǒng)”,通稱宣統(tǒng)皇帝(1909年-1912年,1917年7月1日—12日)。其在偽滿洲國皇帝位時年號“康德”,(1934年—1945年)。
愛新覺羅溥儀簡介
愛新覺羅·溥儀(滿語:穆麟德:pui英文名:Henry亨利),愛新覺羅氏,乳名“午格”,字耀之,號浩然。我國歷史上最后一位皇帝,其曾祖父為道光帝,祖父為道光帝第七子、咸豐皇帝-醇親王奕譞,父親為醇親王奕譞五子、同治帝堂弟、光緒帝親弟-攝政王載灃。也就是說,他是道光帝的曾孫,醇親王奕譞的孫子,咸豐帝和慈禧太后的侄孫,同治帝的堂侄子,光緒帝的親侄子。
年號宣統(tǒng)(1908年12月2日-1912年2月12日,1917年7月1日-12日),是清朝最后一個皇帝,因其為大清國的末代皇帝,所以有人稱其為清廢帝,或尊稱為清遜帝。
后在滿洲國,登上滿洲帝國皇帝,年號康德(1934年-1945年)又稱康德皇帝。二戰(zhàn)后,被蘇軍俘獲成為戰(zhàn)犯。新中國成立后被特赦并從事修改民國檔案等史料工作,當選全國政協(xié)委員,為新中國的建設(shè)事業(yè)做出了卓越的、不可磨滅的貢獻。
末代皇帝溥儀有幾個老婆,溥儀到底有沒有后代
在我國漫長的封建社會中,先后出現(xiàn)了219位“真龍?zhí)熳?rdquo;。這些人間帝王都有權(quán)廣置“后宮佳麗”。這些皇后皇妃大多是被污辱者、被踐踏者和被玩弄者,她們的下場是悲慘的。溥儀在生活中是很不幸的人。他說:“每次結(jié)婚都是看看照片就訂了,不是自愿。婉容、文秀給我留下的回憶,是整天吵吵鬧鬧,一點感情也沒有。溥儀一生結(jié)婚5次,始終未能留下后代。
1922年溥儀16歲時與二名女人結(jié)婚。他的妻子首選是文繡(1907年生,1950年或1951年卒),但被宮廷官員認為不夠美麗而不能作皇后;作為妾,最后離婚。他的第二選擇,滿族人婉容(1906年生,1946年卒),成為皇后,鴉片成癮,最后卒于中國吉林省延吉獄中。他的第三任妻是譚玉齡,滿族人,大約1939年結(jié)婚,六年后病卒。他的第四任妻,李玉琴,漢人,相遇時她是學生,15年后離婚,2001年因肝硬化逝世。1962年,他與另一名漢人護士李淑賢(1997年逝世)結(jié)婚。溥儀一生結(jié)婚5次,始終未能留下后代。
中國最后一個皇帝——愛新覺羅·溥儀,也有他的皇后和皇妃。但是在特定的歷史條件下,隨著時代的變遷和末代皇帝的新生,這些皇后皇妃有著不同的命運:有的悲慘地死去了;有的在新社會中得到了新生;有的真正成了幸福的妻子。
溥儀先后共有5位妻子:
。1)“皇后”郭博勒氏(又作郭布羅氏),名婉容,達斡爾族。民國十一年(1922年),溥儀18歲時同婉容結(jié)婚。婉容結(jié)婚前住在北京東城濫樓南帽兒胡同今35、37號院。溥儀在退位后結(jié)婚,但根據(jù)《優(yōu)待條件》,其尊號仍不廢。故其結(jié)婚仍稱“大婚”,婉容仍稱“皇后”。而實際上此時溥儀已經(jīng)不是皇帝,郭布羅?婉容也就不成其為皇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