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于胡舒立與郭文貴的爭論引發(fā)了公眾對胡舒立本人的關(guān)注,胡舒立被稱為中國最危險的女人,在得知新聞界對她這個評價之前,我一直以為浙江義烏的王選是中國最危險的女人。
胡舒立的身世被很多人猜疑,外界一直在說胡舒立的背景很深,和當今領(lǐng)導(dǎo)層關(guān)系很密切,所以可以撼動許多別的媒體很難搞,又無從下手的猛料。胡舒立這么厲害,那么,人們自然對她的背景、身世好奇。曾有傳言其是人民日報原總編輯胡績偉之女,但不屬實,但是,在目前公開的情況里,又無從確認她的確切信息。時事前沿通過一系列查詢,基本找出胡舒立的家族血脈,現(xiàn)李晴以饗讀者。
胡舒立的外公叫胡仲持,上世紀20年代初,胡仲持考入《新聞報》,任記者,1年后入《商報》,任電訊編輯。兼菲律賓《華僑商報》、新加坡《新國民報》等報特約通訊員。1921年參加文學研究會。“五卅”慘案后負責宣傳組織群眾工作。大革.命時期在其兄倡導(dǎo)下,曾編《上虞聲》周報。
1928年進《申報》,任電訊編輯、國際版主筆?箲(zhàn)后,與梅益、王任叔等合辦《譯報》、《譯報周刊》、《集納》等。翻印出版毛澤東的《論持久戰(zhàn)》和《論新階段》等。又與其兄翻譯出版《西行漫記》、《續(xù)西行漫記》,并同鄭振鐸等編輯出版《魯迅全集》。又和馮賓符等組織珠林書店,出版自譯的《憶列寧》等。
1940年被迫轉(zhuǎn)香港,先在國際新聞社任職,后到《華商報》,與廖沫沙分任正副總編。太平洋戰(zhàn)爭爆發(fā)后,輾轉(zhuǎn)到昭平編《廣西日報》。日本投降后,去廣州主編《現(xiàn)代》半月刊,僅出三期即被查封,遂再度流亡香港,任新加坡《南僑日報》駐港特派員。1949年1月到北平,后隨軍南下參加接管上海新聞單位。
解放后參加共產(chǎn)檔。歷任《解放日報》編委,《人民日報》國際資料部主任,中聯(lián)部亞非研究所研究員,外文出版社圖書編輯部副主任等職。譯有《世界文學史話》、《憤怒的葡萄》、《森林里的悲喜劇》、《月亮下去了》、《白癡》、《俄羅斯母親》(合譯)。
解放后有《抗美援朝運動史話》、《世界大都市》等。另外胡仲持頗為留意介紹世界風俗,著有《世界性的風俗談》上海光華書局1926年7月出版,《三十二國風土記》上海開明書店1946年12月出版。
母親胡令升
胡令升,解放前是中*共地下檔員,解放后,曾在工人出版社工作,后任《工人日報》高級編輯。邢小群在《關(guān)于小說<劉志丹>寫作的前前后后》中回憶:“給我分配了工作,但沒有給我恢復(fù)檔籍。那還是一九五三年,支部組織委員胡令升(胡舒立的媽媽)對我說”。這里可以知道。邢小群當時在工人出版社文藝組,這里至少可以知道胡令升在工人出版社工作,同時,最低也是坤人出版社文藝組支部組織委員。后來胡舒立在工人日報工作,應(yīng)該也是母親的關(guān)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