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情高粱地上滾來滾去 高粱地姚素芬與干二蛋
那一株株紅高粱真的渾身是寶,給我們帶來希望,那一片片紅高粱是家鄉(xiāng)豐收的優(yōu)美的圖景。
當(dāng)金風(fēng)送爽的時候,高粱便從那濃綠包裹中露出自己的笑臉。這真是大自然最淳樸的笑臉,這是土地對人們最高貴的饋贈。慢慢地,這青綠色的高粱粒,就漸漸變得淺紅、深紅。一個個高高舉起的紅撲撲的笑臉,是朗鄉(xiāng)壯實小伙子癡癡的憨笑,是爛娘們羞赧的臉蛋緋紅,是像父親一樣的農(nóng)人們烈日烘烤下的臉色。地頭邊田埂上,是綠色的蕎麥的葉子和粉白的蕎麥的花朵?粗@田野的繁榮,三五個老農(nóng),那爬滿溝壑的臉上,那土地一般的臉色,是毫不掩飾的喜悅。煙袋包子里挖滿金黃的碎碎的煙沫,香噴噴地吸著,舒心地談笑著。在盤算著今年的收成。
成片成片的高粱要收割了。先是很小心的割下高粱頭,一擔(dān)擔(dān)挑到到曬場;再把高粱很整齊的放倒,葉子一片片扯下,那是牛羊最美的青料;高粱的頸,割下,那是編制小筐子、小籃子最好的原料;高粱的秸稈,到了篾工的手里,就會變成一張張柔軟的席子,這大紅的席子鋪就了新婚夫妻的婚床。誰家的新郎新娘,不是鋪上這紅高粱秸稈編成的紅色的席子,來裝點新婚的喜慶?這高粱秸稈編成的一個個簍子,裝上帶著泥土和太陽味道的糧食,摞起來就是糧倉。一個個斗笠,一年四季伴著農(nóng)人們生長在田野。父親往往就是帶著這斗笠,披上蓑衣,在綠色的田野,真的像護衛(wèi)莊稼的稻草人。這高粱的秸稈,長長的、直直的,三五根用柔韌的葛條捆在一起,很結(jié)實,很耐用,最適合鋪房頂,是建房子重要的材料。秋天的田野豎起的高粱個子,就如同在天地間搭起了房子,在地上用柔軟的高粱葉子鋪起來,那真是很溫暖的床。村里有位遠房的舅舅,結(jié)婚就在這高粱秸稈搭成的婚房,沒想到還兒女成群。母親常說,這高粱真是吉祥!田間看守莊稼的人,往往就用這高粱的秸稈搭建臨時的房子,看守一季的勞動果實。睡在即將收成的莊稼地里,看看顆粒飽滿的谷穗和豆粒,做夢也充滿了香甜。
八月的一天,太陽像火烤著這個城市。每年八月,姚素芬的心里就會想起一個人。
從小學(xué)五年級,有一次填表,她知道了他的生日開始。干二蛋的生日在8月12日。
他應(yīng)該知道她喜歡他的。
只是他早有喜歡的女孩子。他長得那么帥,學(xué)習(xí)成績又好,個又高,總坐在最后一排。而她,瘦瘦小小,戴個眼鏡,坐在第一排。他與她的距離,就是天與地的距離。惟一有交集的是每個星期五下午的班干部會議。他們都是好學(xué)生。
姚素芬不想只是他生命的過客。,她想在他的人生劃一道印記。無論是好是壞。這個想法,從她和蘭溪娟的打賭開始。蘭溪娟也喜歡干二蛋。她說,我們比一比每天干二蛋朝誰笑的次數(shù)多吧。姚素芬說好的。兩個女孩便開始了這場賭局。搞得她們總是去朝他的方向看,而他的目光,經(jīng)常是在別處,偶有目光交匯,無意一笑的,那便值得兩個小姑娘放學(xué)路上嘰嘰喳喳歡呼雀躍一陣子。
她們倒成了小閨蜜。
喜歡干二蛋的女孩子那么多,不多她們兩個。她們卻是離他最遠的兩個。蘭溪娟也和姚素芬一樣坐第一排,她們之間只隔一個走道。
有一天,蘭溪娟拿了一本書過來:我們閉上眼睛隨便翻,另一個人喊停,如果,哪個能翻到里面有愛、你、蔣、方、宇這五個字中的一個,就預(yù)示著她以后會和他在一起,好不好?兩個女孩羞澀地互相閉眼、翻書、看結(jié)果,結(jié)果是,姚素芬翻到的那頁有一個你字——太常見了好嗎,但也讓她狂喜不已。而蘭溪娟,翻到的那頁,居然,只有一張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