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廣州黑人現(xiàn)狀:
廣州有“千年商都”之稱,加上外國人士眾多,也被稱為“第三世界首都”,而且廣州是黑人居住最多的城市,讓我們來探討廣州黑人問題為什么黑人都愛中國的廣州?一位在廣州生活了10年的非洲“倒爺”述說了自己在廣州淘金的故事,讓我們來看看吧。
廣州黑人問題為什么黑人都愛中國的廣州
今年35歲的SandyNigo來自非洲的幾內亞,我們約在環(huán)市中路的一家冷飲店見面。他十分謹慎,聽說記者是一個經常和他做生意的張老板介紹的,他才同意見面聊聊。不過,第一次見面,記者硬是沒有認出他。因為約我們見面的張老板說,他今年30出頭,會說中文。但眼前這名黑人男子看起來好像有40歲的樣子,體形很胖,眼窩深深地陷進去,額頭上的皺紋已層層疊疊。不過,一股濃烈的古龍水味道,兩個閃亮的耳釘,還是讓我確定了他的身份。這位已經在廣州生活了10年的非洲“倒爺”向記者講述了他在廣州淘金的故事。
他給自己起了一個中文名,叫做張鑫,姓張則是因為他想和張老板一個姓,感覺親近一些,用三個“金”組成名字則是因為張老板找算命先生給他算過命,他五行缺金,他的中國朋友都稱他為小金。
每天必看新聞聯(lián)播
小金身高180厘米,體重有86公斤,一件貼身的牛仔褲穿在他身上,有些讓人擔心他碩大的臀部隨時會將牛仔褲撐爆,他的左手戴著3個金戒指。其實,小金剛來中國時只有130斤,這10年間增肥了40多斤。雖然他的中國話帶著濃郁的非洲口音,但還是大抵能聽懂。
晚上9時,小金七拐八拐,拐進環(huán)市中路一座小巷的餐館,餐館店面很小,桌椅破破爛爛,地上也有些臟,一般人很難找到它。店里的大廚是一位黑人,小金和他用非洲土話寒暄了一陣后,大廚便一頭扎進廚房忙碌了起來。
雖然來廣州10年,但他還是吃不太習慣中國菜。由于環(huán)市路一帶非洲人多,出現(xiàn)了不少非洲餐館。15分鐘后,一份油膩的羊肉米飯,一份配咖喱醬的玉米圈,一瓶啤酒端上了桌,合計43元。小金說,他只有在心情較好時才會到非洲餐館吃飯,很多時候,他都在家中吃泡面。小金說,對于很多在廣州的非洲人來說,辛苦一天之后,在這家裝修很簡陋的小飯館吃吃飯,聊聊天,是最快樂的事。對于繁華的廣州來說,這里猶如另一個世界。
小金對中國時局的熟悉程度令記者感到驚訝,他每天都會看報紙和新聞聯(lián)播。
從非洲農村來到中國大都市
小金的舅舅在幾內亞開了一間雜貨鋪,專賣中國商品,一般從廣州進貨。有一次,舅舅送了他一塊中國產的石英表,問他有沒有興趣去中國,他一聽就很激動。因為出生農村的他當時在一家摩托車修理鋪幫人修摩托車。他去過最遠的地方就是幾內亞首都科納克里,他還從來沒有出過國。
2006年,小金跟舅舅來廣州參加廣交會,那是他第一次到中國。
小金舅舅早年來廣州做生意,很快就發(fā)財了,回國買了兩輛車,F(xiàn)在,在廣州廣園西路的X龍商貿城租了一家鋪子,從白馬服裝城籃進服裝、皮具、數(shù)碼相機、手機等產品,然后運回非洲銷售。小金決定也來中國試試手氣。
他到廣州第二天,舅舅帶著他到淘金一家酒吧,見了三個在廣州做生意的幾內亞貿易商,還有一位尼日利亞的老板。小金說,他對這個老板印象很深,因為他的雙手都戴滿了金戒指,他當時專門數(shù)了一下,一共9枚。從那時起,小金就立下心愿,將來自己有錢時,也要把雙手都戴滿金戒指,像那位尼日利亞老板一樣酷。小金至今還記得,當晚啤酒是200元/打,他覺得很貴,在老家,他根本舍不得去酒吧喝酒,即便是首都的酒吧也很小,沒有吧臺,也沒有舞池,很多人都是買一瓶啤酒,站在外面的露天空地上或臺階上喝啤酒。
租房成最大障礙
到廣州的第一件事就是學習語言。舅舅為他報了一家中文語言學校,半年后,他已經可以進行日常交流。
來廣州的前3個月,小金都是和另外一位尼日利亞人住在一起。3個月后,他準備搬出去住,因為和他住在一起的尼日利亞人生活習慣太不好,衣服、臭鞋子堆得滿屋子都是,還經常在外面酗酒,到凌晨才回來,然后一覺睡到下午兩點才起床。不過,他很快發(fā)現(xiàn),租房成了難題。
后來,小金通過一個中國朋友幫忙,才租到房,他給了對方800元介紹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