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呂布為什么刺董?
首先,這和董卓入京之后,本性畢露有關(guān)。
在《談談早期的呂布》里也有說到,董卓入京之前名聲還是不錯的,儼然一個治患懲弊的賢臣(參照《資治通鑒》)。
到了京城以后,自號“尚父”,殘殺大臣,朝廷覆亂。《三國演義》將其描寫成混世魔王,確實有根有據(jù)。
其次,董卓與呂布之間的關(guān)系變差。
“嘗小失意,拔手戟擲布”,董卓因為一點小事情(和貂蟬無關(guān))就要動手殺了呂布。這如何能讓呂布不心中記恨。
且呂布與董卓的侍婢私通,怕被發(fā)現(xiàn),而與董卓產(chǎn)生隔閡。
最后要說的原因,也恐怕是最直接的原因:王允的唆使。
董卓為禍朝廷,身為司徒的王允想殺死董卓。而董卓出入陣仗甚大,防護森嚴,必須找一個武藝高強的人去行刺。
于是他看中了呂布。“州里壯健,厚接納之”,王允厚待拉攏呂布,為的就是唆使他刺董
《三國志·呂布傳》載:“時允與仆射士孫瑞密謀誅卓,是以告布使為內(nèi)應。布曰:“奈如父子何!”允曰:“君自姓呂,本非狼肉。今憂死不暇,何謂父子?”布遂許之,手刃刺卓。”
當時的董卓已經(jīng)神憎鬼厭了,王允又是聲望地位甚高的司徒,呂布在王允的唆使下,又考慮到自己和董卓的惡劣關(guān)系,因而刺殺了董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