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連續(xù)幾個周末,家住武昌徐東中力名居的鄧女士比往常的周末更忙碌。在送完10歲的大寶上培優(yōu)班后,她馬不停蹄地又開車帶著不到3歲的二寶和保姆在附近的家政中心、中介點轉悠。
從徐東群星城到中北路,“以往感覺很多中介點,真到需要時怎么又沒幾家。”在幾家機構轉了半天,鄧女士越來越焦躁,幾乎所有中介都稱已經(jīng)沒有人可以介紹,連鎖家政公司也稱要優(yōu)先老會員,除非老會員臨時不要了鄧女士可以“撿漏”。一旁抱著孩子緊緊跟隨的保姆趙女士忙不迭地說抱歉。
據(jù)鄧女士介紹,現(xiàn)在的保姆趙女士在他們家已經(jīng)待了兩年,平時帶孩子還比較細心,飯菜也做得不錯,最主要的是孩子都習慣她帶了。孩子的爺爺奶奶在甘肅,年齡較大,身體也不好,今年打算把兩老接到武漢過年。一周前,保姆跟她提出要回家過年,她提出工資翻倍、不用做飯只帶孩子等條件,保姆還是堅持要回家。她在網(wǎng)上發(fā)信息招保姆,也托熟人介紹,一直到昨天都沒有人和她聯(lián)系。
而保姆趙女士也有苦衷。她向楚天都市報記者訴苦,雇主鄧女士人不錯,但是自己的兒媳婦也懷了孕,不回去兒子媳婦肯定有意見,不能說給別人帶孩子,自己家的孫子卻不管。“我也想過完年再回去,媳婦生孩子還早,但是兒子和老伴非要我早點回家團圓。錢是賺不完的,沒這幾千元錢照樣也能過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