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弟弟趁我睡覺在我身后蹭 我下班回來了弟弟爬到我的床上扒褲子
東吳嘉禾三年(公元234年),秋節(jié)至,河漢清淺,繁星璀璨,正是夜微寒。
年邁的士人遙望蒼穹,眸中之光,靜若古井;心海之內(nèi),卻是波瀾暗生。
人說,萬千星海之中,每一顆星子,都是一個靈魂的象征;而這銀漢浩瀚,又像不像,天下三分,風(fēng)云變幻?
凝眸細(xì)觀,看那些燦爛光點,盡皆是,一明一滅;但仔細(xì)一辨,卻能發(fā)現(xiàn),有萬千個閃爍,就有萬千般光華;看,那一點,灼灼而燃;再若,那一顆,噴薄而發(fā)……
而某一角的某一處啊,星子雖不起眼,但其光澤,卻是柔如璞玉,溫若瑾瑜——可不正像是他本人?
江東子弟多才俊,而他,這個自北而來的異鄉(xiāng)客,雖說已落腳吳地多年,卻始終是比不上許多同僚們:前有周郎赤壁,后有陸弟夷陵;更有虎臣武勇,名士云集;相比之下,雖說也有人,識得他“諸葛瑾”之名,但若是一問,他到底有何建樹呢?
這就有些不太好說清了。
想及如此,他微微閉目,唇際邊卻勾起一個純出自然的微笑。
己心之苦,若有一人能解,便已足;又何必要求世人全懂呢。
何況,明他用心之人,遠(yuǎn)不止一者:有君死生不相負(fù),有友同朝意相護(hù),更有一人,遠(yuǎn)在天涯,卻是兩心若星辰,通明不需話……
——早在許久之前,已是如此。
……
許多年前的夜,亦是這般寒。
亂世烽煙起,塵囂滾滾來;戰(zhàn)火摧殘了無數(shù)人的家園,原為世族的諸葛家,也在狼煙之中,七零八落,四分五裂。
少年喪父,后復(fù)喪母,只余他與幼弟幼妹,孤苦伶仃;所幸叔父慈和,愿意照料自家弟妹成年人。
但已是少年的他,卻有著自己的打算。
他心知,自己與兩個幼弟不同,并非必須要靠長輩撫養(yǎng),而不能獨自找出一條活路;他亦知,長輩家多一個人,便是多一份負(fù)擔(dān),自己雖不是什么天縱之才,但卻丟不掉那一份不可失的風(fēng)骨;他更知,亂世之內(nèi),滄海浮沉,有危險,卻也有著機緣——若不入海一探,又如何真正可知,暗礁在此,驪珠在彼?
己身此去,不僅是為了自己,更是為了諸葛家的命脈延續(xù),以及——
少年人的腳步猛然頓住了——許是心里正想著那人,他發(fā)現(xiàn)自己的腳步,居然不由自主,朝著那間屋子的方向走去。
……骨肉至親,誰又真正舍得別離?
他的身子,因為那滿心不舍與不愿,愈加猛烈地顫抖起來。
但愈是如此,他卻愈是強迫自己,轉(zhuǎn)身,轉(zhuǎn)身。
——此一去,更是為了這世間無二的親人啊。
雖說,自己實在是很想,再細(xì)細(xì)看一看,那雙眼,那張臉;但現(xiàn)下已是深夜,吵醒小孩子睡覺,既耽誤長身體,也很可能會鬧得他走不成了。
罷了罷了,還是悄悄離去算了。
他好容易才強迫自己邁開步子,朝夜中昏暗的廳室行去;可便在這一瞬間,腳下忽然一個踉蹌,猛地全身重心就是一個不穩(wěn)當(dāng)。
“這是什——”
他真不記得,叔父家里什么時候,居然有這般滑溜溜的東西;他只不過不小心輕輕一腳踏了上去,這莫名其妙的東西,居然滑得他跌了個驢滾,險些就摔斷了脖子;幸虧他反應(yīng)夠快,慌忙以手撐地借力,不過這手掌一觸下去嘛——
“啊——?!這又是什么…….哇?!”
痛痛痛痛痛……人常說十指連心,這忽然就手指被什么鈍物,給猛地一頓好夾,著實是一般人承受不起的難忍;但若是一般人被夾了手也罷了,偏生他現(xiàn)在正要靠手來保持平衡,這手一吃痛,當(dāng)真又是一輪折騰;慌亂中,他自己也不知怎地,頭就向前猛地一磕,哪知居然又——
“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