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個被寵壞的王子,媽媽對我的愛是一種習慣,而我卻狠心地把它當成了理所當然。
兩院的確是個不可多得的地方,這里告別了城市般的熙熙攘攘,多了安靜寂寥的星空。
我本是個內(nèi)向的孩子,我喜歡寂寞,卻害怕孤單。每當我仰望星空,眼中總會不知不覺地多了幾分悲傷。在夜空空曠時我會感到孤獨。在繁星滿天時,我會抱怨為什么王母娘娘要牛郎和織女隔著一道銀河。
我的童年最多的就是在醫(yī)院,很多人都害怕進醫(yī)院,但我卻很喜歡。白色的墻,白色的床,白色的醫(yī)生,最重要的是有更愛我的媽媽。也許我最快樂的日子是住院的日子,因為每時每刻都能看見媽媽慈祥的笑容,感受到媽媽無微不至的關懷。
現(xiàn)在媽媽已經(jīng)不能像以前那樣整天把我捧在手心里,因為他的手已經(jīng)不再是那雙充滿力量的手,而我也不再是那個任性妄為的小娃娃。我已經(jīng)長大了,我現(xiàn)在只有讓自己的肩膀變得更加強大才能足夠讓您最安心的依靠。
還沒等我伸手開門,奶奶就已經(jīng)面帶笑容的把門打開,迎面而來的,是一個戴著眼鏡穿著紅色大衣的年輕女子。她溫柔的微笑著,沖我打著招呼,將小小的我迎進屋里……
當時的我,做夢都不曾想到,就是眼前這個陌生的女子,會是我此后人生路上的重要向導。也許,這份情緣,是命運在冥冥之中早已為我安排好的。她的出現(xiàn),徹底的改變了我人生的方向,成為了我人生旅程中永遠的指南針。
她便是我現(xiàn)在的媽媽。準確說,是繼母。但是這個詞,若用來稱呼我的媽媽,于我內(nèi)心來講,那是一種莫大的生疏與背離。
在我心中,她就是我媽媽,不是親生,卻勝似親生。
聽說,當年待字閨中的媽媽是經(jīng)人介紹認識爸爸的,雖然談不上一見鐘情,卻也是初見過后就于彼此心中默許的。媽媽是一名公務員,在鄉(xiāng)zf部門工作。她于我六歲時來到我身邊,為我洗衣做飯,教我讀書識字,待我視如己出。六歲,尚且不知道這世間有一種被稱之為最偉大的愛,叫作母愛,因為我從來就不曾知道那是什么?甚至也從來都不曾知道,“媽媽”這兩個字,要怎么開口說。媽媽的到來,彌補了我內(nèi)心對“媽媽”一詞的空缺,也滿足了我能夠開口叫一聲“媽媽”的渴望。
直到現(xiàn)在,我都很佩服也很感謝媽媽的精明與開通,聽說媽媽在決定與爸爸結婚前,姥姥曾有言,問媽媽要不要再考慮一下,畢竟,爸爸還帶著我。若說有此顧慮,作為老人,完全情理之中。只是媽媽卻很堅決的說:“有孩子又怎么樣?沒有孩子不也還得生嗎?”就這樣,媽媽便一下子為人妻,也為人母的來到我家,與爸爸攜手人生。
爸爸外面打工和媽媽做 打工的時候和媽媽睡
其實,我從小就是一個比較懂事的孩子。那幼小的心靈,過早的承受了本不該屬于那個年齡所承受的思想與心理負擔。還記得就是在爸爸媽媽籌辦婚禮期間,有一天,奶奶對我說,因為媽媽之前去很遠的地方去工作了,所以這些年都沒有能夠在我身邊。奶奶還說,她就是我的親媽媽,只是因為多年沒回來,所以舉行婚禮慶祝一下……
沒有人會知道,我那幼小的心靈,她其實什么都明白。我不但知道奶奶所言,是一個天大的謊言。更是明白奶奶為什么要編這樣的謊言給我聽。六歲,我便能夠深深的讀懂奶奶的一番良苦用心,我甚至為了讓奶奶放心,裝作豁然明白的樣子,對奶奶說:“我知道,我都知道,媽媽外出工作是為了和爸爸一起給我更好的生活”。奶奶聽后滿意的笑著,我便也笑著裝作玩耍的跑開。
亦是沒有人知道,我對奶奶所說的“知道”中,都包含了什么?那天下午,我蹲在一個無人的墻角,一個人哭了很久很久。幼小的心靈中,第一次感覺到了一種疼的感覺,在隱隱作祟。我哭,不是因為酸楚自己是被生身之母拋棄的孩子,而是心疼奶奶對我那疼愛與呵護的心情;我哭,亦不是因為我傷懷于曾經(jīng)被小朋友叫作“沒娘的孩子”,而是欣慰我終于也可以是有媽媽的孩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