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中文免费码|午夜福利区免费久久|亚洲午夜在线观看首页|黑人巨大亚州宗合在线

    1. <dfn id="4wyr1"></dfn>
        tags:
        當前位置 : 首頁 > 新聞中心 > 歷史故事 > 正文

        司馬懿的后代多少人 司馬家族怎么滅亡的

        來源:作者:時間:2017-11-25 11:05:41點擊:

                七賢之中,只有嵇康、阮籍敢于站在司馬氏的對立面。嵇康性格剛烈,厭惡司馬氏篡權的行徑,拒絕司馬氏的拉攏,作《與山巨源絕交書》,以斥責山濤為名實則表示與司馬氏絕交。嵇康的不合作態(tài)度激怒了司馬氏,捏造罪名將嵇康殺掉。而性格軟弱的阮籍,在司馬氏的高壓逼迫下,郁悶而死。嵇、阮死后,聞名遐邇的竹林七賢徹底瓦解,司馬氏進一步掃清了取代曹魏的障礙。

                司馬懿及其兒子經(jīng)過16年的不懈努力,不斷挫敗政敵的反抗,掃清了障礙,到265年,司馬昭的兒子司馬炎稱帝,終于取代了曹魏。

                

         

                司馬炎即位之初,能夠以國事為重,勵精圖治,實行無為而治的寬松政治,使社會矛盾有所緩解。泰始四年(268年),司馬炎發(fā)布詔書:表示“永惟保乂皇基,思與萬國以無為為政”。所謂“無為”,是道家的思想主張,本意是無所作為,但是運用到治國理念上,并不是什么事都不做,主要是對人民少干擾,輕徭薄賦,不大興土木,讓人民有一個安定的生活環(huán)境和生產(chǎn)環(huán)境,歷史證明,國家在社會動蕩之后實行這樣的政策,會使社會安定,經(jīng)濟恢復。西漢初年的文景之治,就是因為實行了清靜無為的政策。

                同年,司馬炎又在詔書中提出治國五條原則:一曰“正身”,二曰“勤百姓”,三曰“撫孤寡”,四曰“敦本息末”,五曰“去人事”。

                “正身”,就是當政者要以身作則,起好作用。“勤百姓”,關注百姓的生活。“撫孤寡”,關心社會上老年人、家里有困難的那些人。“敦本息末”,這是中國傳統(tǒng)的治國理念,“本”指農(nóng)業(yè),“末”指商業(yè),“敦本息末”就是要重農(nóng)抑商。“去人事”,就是不要把人際關系弄得太繁瑣、復雜。

                為使詔書的精神落實到實處,司馬炎帶頭遵守執(zhí)行。他嚴禁奢侈,有一年司馬炎患病初愈,一些大臣帶禮物前來祝賀,司馬炎予以禁止。有一太醫(yī)向司馬炎獻上一件雉頭裘,精美無比,司馬炎不但沒有接受,反而非常生氣,一怒之下當眾焚燒于殿前。并下令:朝廷內(nèi)外再有人敢這樣做一定以罪論之。

                司馬炎這樣做,不排除作秀之嫌,但是對社會還是起到了一定的好作用。

                司馬炎在位期間做的另一件大事就是發(fā)動滅東吳的戰(zhàn)爭,實現(xiàn)了天下歸一,三國歸晉。晉武帝司馬炎發(fā)動的滅東吳戰(zhàn)役具有重要的歷史意義,西晉是魏晉南北朝近400年歷史中唯一的一次全國統(tǒng)一。國家的統(tǒng)一對于民族凝聚力的匯集和民族融合的發(fā)展有重要推動作用。

                西晉在280年統(tǒng)一中國后,進入了重要的發(fā)展時期。國家統(tǒng)一后,迫切需要恢復經(jīng)濟秩序,發(fā)展生產(chǎn),晉武帝推行了一些積極的政策。太康元年,西晉zf頒布了占田、課田和戶調(diào)的法令。

                所謂占田,就是允許農(nóng)民占有法律上規(guī)定的土地。即一個男子可以占田70畝,女子可以占田30畝;課田是督課種田的意思,也就是zf向農(nóng)民征收的田租和實物。正丁(16至60歲),男子按50畝征收,女子按20畝征收。次丁(13至15歲、61至65歲),男子減半即按25畝征收,女子免課。

                課田的田租是每畝繳納8升,50畝共交租4斛(升、斗、斛都是十進位)。除田租以外,西晉zf還頒布了戶調(diào)制,即按戶征收實物,規(guī)定丁男做戶主的每年交絹3匹、綿3斤,婦女及次丁男做戶主的減半交納。

        圖文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