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戰(zhàn)時的教科書里,有兩篇關(guān)于中國的故事。其一,名為“支那的孩子”。課文講的是在中國某小城,一個日本兵拉著裝滿貨物的車子,街上的男男女女都很有禮貌地向士兵打著招呼,也有人嘻嘻哈哈地說著話,或是笑容可掬地站著注視著日本士兵”,中國孩子們則幫助日本兵拉車推車,還齊聲唱著:“高高的藍(lán)天,升起日之丸旗,啊,真美啊,日本的國旗!”
其二,一群中國孩子看到兩個日本兵坐在河邊土壩上,便高高興興地跑了過來,然后士兵從口袋里掏出糖利給孩子們吃。“孩子們一邊吃著糖,一邊唱起了歌。雖然唱得不好,但是唱的卻是日本士兵教給他們的《愛國進(jìn)行曲》”。“不知道從哪里飄來了像棉花一樣潔白柔軟的柳絮,靜靜地落在士兵的肩膀上,也落在孩子們的頭頂上。寒冷的冬天已經(jīng)不知道逃到了什么地方。安靜的、明亮的支那的春天到來了。”
日本侵略者在教科書里精心描述了一幅幅優(yōu)美和諧的畫面,但是,沒有一個中國人能忘記日本鬼子屠殺婦孺的禽獸場面,能被這種無恥的“哄小孩”照片所蒙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