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瞅啥,說得就是你金三胖子。。。
趙本山這幾年徹底從中國的熒幕上消失了,包括他出演的小品、電影、電視劇等影視作品。凡是有他的畫面全部封殺起來。趙本山到底怎么了?如果他有罪就抓他,如果他無罪就給他自由,別讓依法治國成為一句響亮的口號!
對本山藝術(shù)的質(zhì)疑是中國人走向文明的一個表征,是中國人對文化藝術(shù)的一種更高境界的追求。趙本山只是某一種文化的代表,某一種趣味的代表,某一種素質(zhì)的代表,某一種習(xí)慣的代表。
趙本山藝術(shù)也是一個時代的產(chǎn)物,是一種文化的必然。
趙本山藝術(shù)從走紅中國,到被大多數(shù)人提出批評,是中國社會不斷進(jìn)步的一個例證。趙本山的小品一定會在中國藝術(shù)文化歷史上留下濃重一筆,對其批評也會成為一個文化風(fēng)景。筆者早在之前就對其小品藝術(shù)進(jìn)行反思和批評。
二是落井下石、見風(fēng)使舵的文化掮客。
還有一些文化人,與其說是文化人,不如說是無聊政客,他們的眼睛滴溜溜亂轉(zhuǎn),是典型的馬屁精,墻頭草,在夜總會的包房里總能見到他們在女人肚皮上肆意飲亂的場面。
趙本山藝術(shù)從走紅中國
今天看到這個得勢了,就一起涌上去,又是夸臉蛋長得好,又是夸衣服穿的得體,又是夸為人正派,明天見那個失勢了,就說,我說他長得那模樣就不像一個好人,你看看他的鼻子,他的眼睛,他的下巴,都不像一個好人,真恨不得上去踢一腳,揍一拳,讓他永世不得翻身。
這類文化人心里裝的是自己,是個人利益。
三級座談會沒有趙本山的份
他們一見三級座談會沒有趙本山的份,就認(rèn)準(zhǔn)這是一個失勢的茬,隨即一擁而上,張開大嘴啃他這個肥骨頭,挖地三尺也要挖出一點什么料,一來可以藉此擴(kuò)大自己的名聲,二來可以也好迎合主流基調(diào)。
三是起哄鬧事、不甘寂寞的網(wǎng)絡(luò)圍觀者。
有一部分人,那里熱鬧去哪里,那里開心,去那里;那里有明星,那里就有他們的身影。
芙蓉姐姐的裙子邊,鳳姐的話筒下,小沈陽的眼神里,到處都有這些中國人的影子。誰走紅了,他們就捧誰,誰背運了,他們就一股腦兒的罵誰。
這些人沒有自己的見解,沒有自己的思考,沒有自己的思想,沒有自己的靈魂,就是一個玩玩鬧鬧的主兒。
他們曾經(jīng)是魯迅筆下的華老栓、阿Q、小D,如今可能也戴了副眼睛,穿了一雙登山鞋,開了一輛進(jìn)口小汽車,也有文憑,也有學(xué)歷,甚至也有一定的地位。他們只看誰的山頭高,誰的名氣大,誰的臉蛋漂亮,誰的腰包鼓,誰的服裝時尚,誰更能折騰。
趙本山紅的時候,他們?yōu)E掌鼓得最厲害,他們呼叫的聲音最強(qiáng)烈。
趙本山如今走了下坡路,他們?yōu)榱孙@示自己也有見解,跟在別人的屁股后面,指著趙本山的鼻子說,我早就不喜歡這個糟老頭兒!
四是仇富、仇名、仇官的社會憤青。
每扳倒一個名人,他們就會有一陣興奮,一陣歇斯底里的狂呼,就像癮君子,每過一段時間就渴望再來一次高*潮。
趙本山的富、名、勢,都是他們嫉妒的對象。如今,趙本山這樣一個大佬級人物被拋棄了,這是多么令人刺激的一件事兒,是多么令人來勁兒,多么令人歡欣鼓舞。
這些憤青的幸福是來自他人的不幸,是來自和落馬大人物的對比,是來自對一切美好和曾經(jīng)美好的事物的抹黑。
他們會不惜代價尋找他人的不足、缺點和瑕疵。既然說他、罵他、羞辱他、侮辱他沒有任何風(fēng)險,甚至?xí)玫侥承┤说馁澰S,甚至?xí)蝗艘暈橛兴,何樂不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