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們的眼中,幼時的兒子確實與眾不同。那還是從他四歲時發(fā)現(xiàn)的——兒子極好閱讀,且記憶力驚人。在大人們不斷灌輸給他(其實是被他所“逼”)的大量故事書中,他記住了字形、字意,直至幼兒園大班時,他已能夠讀通一份報紙了。記得在幼兒園的畢業(yè)典禮上,兒子被推薦為班上的畢業(yè)生代表發(fā)言。當他流利地讀完我替他寫的發(fā)言稿時,不僅贏得了全場的掌聲,而且特別為他能識字,再次獲得一次掌聲。當時,我感到了自豪。因為一開始我就無意教他識字(教過,隨即放棄),主要是擔心他日后上小學時不好好下功夫念書。他所識的字,都是他日積月累,自己記憶下來的(雖然他還不會寫)。所以,當他作為小學一年級新生第一天坐在課堂里,主動舉手站起來念出了張老師寫在黑板上的“誠實、勇敢、活潑、團結”八個大字時,著實讓張老師驚訝不已。
上學后的兒子如魚得水。除了課本外,自己還大量閱讀家中的書籍,一年級時就已讀完了少兒版的《三國故事》(書已散了架)、《西游記》原著……常常出現(xiàn)這樣的情況,當我向他推薦某本書時,他一笑,回答:“看過嘍!”當樓下的孩子們嘰嘰喳喳地玩樂時,兒子已在自覺地背誦起古詩詞來。這一切都出于他的愛好。
注意觀察生活是他的一個特點。這從他寫的作文中可以看出。像二年級寫的《“昆蟲學家”沈文濤》,描寫生動、有趣。這篇文章是他一氣呵成的。
從書本中學習,恰當?shù)剡\用古詩詞和成語,也是他的特點。在《玩滑板車》中“老爸”的表情、語言,沿用了小說《男生賈里》一書。《桂林山水》,很好地引用了韓愈的詩詞。而成語則不勝枚舉。為了寫《幽雅的文竹》,他甚至把家中一盆碩大的文竹搬到了自己的書桌上,仔細觀察。“遠看,文竹的小葉似云,似霧……近看,文竹的主莖……像云里的龍,似霧里的人……”他是這樣描寫文竹的。在我的直覺中,他的語文老師有幾次懷疑某篇文章是否出于他之手。因為以一個低年級的小學生,似乎是寫不出一些“妙句”來的。但這些都是真實的,而所有這一切均來自他的生活,以及他豐富的閱讀。
給兒子高考解壓一晚三次 兒子小聲點別讓你爸聽見
我從不硬性地讓兒子應該如何發(fā)展,他也無意將來去做什么文學家。他的理想是將來做個科學家——甚至一度定為為古生物學家。
解放路小學是他最輝煌的時候,他獲得的獎狀證書裝滿了一個檔案袋。
可能是小學時代太過辛苦,初中、高中雖然上的是南京市比較好的中學——十三中,但沖勁小了許多,學習看起來很是輕松和隨意。隨著年齡的增長,逐漸也有了“叛逆”的舉動……唉,咱不也是這樣過來的嗎?
兒子小時候特別崇拜我,認為老爸什么都懂。有一次我回答不了他的問題,告訴他我不知道,他很是吃驚的“啊”了一聲。現(xiàn)在不同了,我跑到他房間里去,想看看他在讀什么書,他就不屑地拍著教科書說:“阿看得懂哇?”我只好拍著他的肩膀回答道:“只要你懂就行啦!”
去年兒子考取了南京的一所大學,報到前大家都在擔心他的生活能不能自理,我也直抓頭,畢竟他沒有獨立生活的經(jīng)歷。高二時,他曾提出過住校,被我堅決的拒絕,因為家距離學校不太遠,確實沒有這個必要。
當我們懷著不安的心情送他報到時,看著他在學校中忙碌的舉動,聽他說“我來!”“我考慮一下。”我感覺到我的擔心完全沒有必要了。
離開學校時,我又回過頭來,看到他獨自走向宿舍的背影,覺得他能夠自立了!
后來的事實也證明,以往的擔心真的沒有必要!大多數(shù)的孩子,只要你敢于放開手,他總是會學會自立的。
今天正好是他大學報到一周年的紀念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