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
真正的愛不分國度,不分種族;
也可以跨越性別,跨越時間...
可那并不代表就有跨越一切的能力。
與海豚發(fā)生關系?
美國73歲男作家布倫納曾在2010年發(fā)表出版過一本自傳,名叫《水中女神:愛人回憶錄》。
書中他詳細回憶講述了自己與一只雌性海豚多莉的“愛情故事”,并向媒體自曝他曾和發(fā)生關蠙nご?個月之久。
此事一出震驚全網(wǎng),大家對這段異樣的感情既無法理解卻又頗感興趣。
故事還要從上大學時說起。
1970年,正在上大學的布倫納為了多賺一些錢便來到了佛州薩拉索塔的一家海洋館樂園里打工,他的日常工作主要就是照顧訓練海豚們。
而這其中,有一只雌性海豚多莉顯得格外“特別”。
由于工作需要,布倫納時常會跟多莉接觸、互動,而在這過程中人與海豚之間竟然慢慢生出了一種不同尋常的“感情”。
據(jù)布倫納描述,一開始是多莉主動與他親近的。
比如在游泳時,多莉會貼近布倫納身邊來回磨蹭,做出各種姿勢“勾引”他,示意布倫納愛撫自己。
起初布倫納也是十分震驚和迷惑,并拒絕了多莉,但久而久之布倫納的心底也開始有了一絲蠢蠢欲動,他動搖了。
布倫納心想,假如多莉是一名正常的人類女性,他一定是不會拒絕的,而自己不應該有這種物種歧視心理,所以最終他還是接受了多莉的信號。
從那以后,布倫納會刻意避開所有的公海豚,然后在海洋館即將閉園、人少空閑的時候偷偷與多莉發(fā)生關系。
并且這種奇葩離譜的行為,竟然持續(xù)了長達6個月,直到海洋館倒閉。
布倫納被迫離開了海洋館,多莉隨后也被轉移,并于3個月后死亡。
至于多莉的死亡原因,布倫納曾在2014年接受采訪時表示,他猜測多莉是自殺的。
因為布倫納認為他和多莉是戀愛關系,而分開導致了多莉的抑郁從而自殺,自己也因為此事患了5年的抑郁癥。
聽上去像是一段感天動地的凄美愛情故事?
人與動物跨越物種的相愛,不屑世俗的眼光與流言?
實則不然。
布倫納在之后的某一次采訪中透露過自己早年的一些真實想法,他自信的表示他其實能夠感受到自己身上對其他動物存在著某些性吸引力?
比如在布倫納年僅10歲時,他就曾試圖對家里的狗做出一些“特別”的事情,只不過沒有成功。
但不難看出,自此,一些與動物之間的復雜情感便在布倫納心中慢慢生根發(fā)芽了...
回首歷史,其實人與海豚“相戀”的案例并不罕見。
海豚為愛“殉情”而亡?
上世紀60年代,美國航空航天局曾出資開展了一項針對海豚的實驗,他們希望海豚能夠通過訓練學會說英語,甚至可以利用英語和人類進行一些簡單的交流。
參與此次實驗的訓練員是一名年輕的女孩瑪格麗特,而她的訓練對象是一只雄性的寬吻海豚彼得,二者將在一個單獨的環(huán)境下共同相處10周。
起初,和相處的十分愉快,吃飯、睡覺、洗澡、玩耍都在一起,就像形影不離的好朋友。
而實驗也漸漸初顯成效,彼得在瑪格麗特的細心陪伴和調教下,竟然學會了用氣孔發(fā)聲,能夠藱n鲆恍┘虻サ牡ゴ,甚至有时还可以毁懄玛父M鎏亍?/p>
這一成果無疑給了實驗者們巨大的驚喜和信心,因為它證明了除了已知的鸚鵡和八哥,海豚在經過系統(tǒng)訓練后也同樣可以學人說話。
然而就在大家興奮之余,實驗卻意外出現(xiàn)了轉折。
大家發(fā)現(xiàn),彼得慢慢變得開始不好好上課了,并且總喜歡和瑪格麗特親近。
人與海豚之間似乎已經慢慢超越了單純的“師徒關系”,彼得似乎對瑪格麗特產生了一種愛意。
之所以這么說,是因為彼得對瑪格麗特的感情并非動物對人類簡單的友好和依賴,而更多的表現(xiàn)為一種求偶信號。
當瑪格麗特不陪彼得玩時,彼得會表現(xiàn)出生氣和難過;
當瑪格麗特和別人打電話時,彼得會在一旁發(fā)出噪音干擾瑪格麗特,以此來表現(xiàn)她的不滿和醋意;
當瑪格麗特上課時,彼得會經常將她撲倒......
確實非常震驚,也令人匪夷所思。
隨著實驗的繼續(xù)進行,越到后期彼得對瑪格麗特的愛意就越發(fā)明顯,攻勢也越發(fā)強烈。
彼得還會時不時的叼東西送給瑪格麗特,有時是木棍,有時是小魚...如果瑪格麗特不收,彼得就會很傷心,會情緒低落好一陣。
就這樣實驗又進行了一個星期,到了第五周的時候,瑪格麗特表示彼得已經完全不受控制:它總是在自己身邊環(huán)繞,會啃自己的腳趾、觸碰自己的身體,希望能夠得到回應,甚至還對自己產生了生理反應...
這早已超越了動物與人類正常交往界限,瑪格麗特也一時不知所措。
后來,由于實驗方資金出了問題,實驗被迫終止,而彼得也被送往了一個廢棄的池塘中。
這樣一來,彼得不得不和瑪格麗特就此分開。
對于瑪格麗特來說,這只不過是一場特別的經歷,對彼得的情感也只是人對動物的喜愛之情;
但對于彼得來說卻意義重大。在離開瑪格麗特的那一刻起,彼得便拒絕進食,呈自閉狀態(tài);甚至后來由于思念過重導致抑郁,索性將自己沉入水底不再出來呼吸,最終活活的將自己憋死。
彼得的遭遇令人唏噓,同時也引人思考。
首先,從科學的角度來說,海豚之所以會與人類產生不倫情感,是源于海豚發(fā)達的大腦。
眾所周知,海豚是海洋中最聰明的生物,無論是腦容量、腦占比,還是腦化指數(shù)與大腦神經元數(shù)量,海豚都僅次于人類,甚至在某些方面比人類更加發(fā)達。
這也就是為什么海豚會與人類產生別樣情感,因為它將人類看作為自己的同伴,認為彼此之間有著很多相似之處,而海豚并不會與其他生物發(fā)生此種情況。
海豚的高智商使其在與人類的相處過程中學習和模仿了很多,但也同時擁有了復雜的情緒和反應。
對此,有人認為人與動物之間跨越物種的感情就是一種畸形變態(tài)的關系;
但也有人認為這種情感比人與人之間來的更加純粹和真摯,甚至是難得。
相信人與動物的相處界限將始終是一門有待鉆研和探討的學問。
在未來的某一天,
跨越物種的情感也一定會得到人們更多的認知和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