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朝有很多代淮南王,幾乎代代都是朝廷的內患。第一代是英布,與漢武帝作對的是劉安,作對的原因很簡單:想當皇帝。
淮南王造飯是有傳統(tǒng)的,咱們先說說劉安的父親劉長。
劉安的父親劉長是劉邦的小兒子。英布叛亂被誅后,他的封國就被賜給劉長,劉長也不省心,仗著和漢文帝劉恒關系好,驕橫無禮,在自己的封地模仿天子行事,后來還聯(lián)絡閩越、匈奴想要謀反。
但他的計劃十分之天真幼稚,用四十乘(古代兵車,配有步卒)就想起事開戰(zhàn),還沒發(fā)動就被朝廷得知、拿下,劉恒命劉長進京,他很光棍的就去了。
。娨晞±锏膭⒑悖
劉恒可能也覺得這種兄弟一點威脅都沒有,數(shù)次示意朝廷輕判,最終廢了王位,發(fā)配蜀郡嚴道縣邛崍山郵亭,一路上好吃好喝好招待,還有受過寵幸的十名妃嬪隨行,一點罪都沒受,如同去旅游。
而且劉恒的意思是收拾一頓還要讓他回來。結果劉長覺得坐在囚車里是一種羞辱,絕食而亡。
劉恒很后悔,為了避免留下圖謀兄弟封地的惡名,先讓城陽王劉喜統(tǒng)領劉長的封地,待劉長的兒子長大后又把淮南交到他們手里,封長子劉安為淮南王,劉勃為衡山王,劉賜為廬江王。
其實這就是“推恩令”的雛形,等于分化了淮南,讓淮南再也無力和朝廷對抗。
。▌⒑惝嬒瘢
心懷不滿的劉安,造飯的意志很堅定,造飯的行為很搞笑
劉安當上淮南王后,延續(xù)了淮南的一貫傳統(tǒng):謀奪帝位。
他的想法很容易理解,他家曾離皇位這么近。漢惠帝劉盈是劉邦的嫡長子,由他繼承大統(tǒng)誰都挑不出來刺,但漢文帝劉恒和劉長一樣是不受寵的庶子,機會相當,只因為當時大臣們選中了他,他就成了皇帝。這叫劉長一脈怎么能服氣?
劉安對劉恒的子子孫孫是一百個不服,常懷異志?,實際上發(fā)生的事情卻實在有點搞笑。
。▌蚕?yún)⒓佣鴽]參加進去的七國之亂)
劉徹他爹漢景帝劉啟在位的時候,爆發(fā)了七國之亂,劉安興沖沖的響應,派淮南國相統(tǒng)兵,結果手下將領們忠于朝廷,不聽國相的亂命,起兵失敗,唯一的好處是沒被當成叛軍清算;
劉安不服,過了幾年派聰明又漂亮的女兒劉陵入長安,結交權臣刺探情報,劉陵為了大業(yè)非常積極,積極到勾引了劉徹,重要情報倒沒弄到多少;
為了討好劉徹的母親王太后,劉安讓兒子劉遷娶了王太后的外孫修成君之女為妃,然后又擔心太子妃發(fā)現(xiàn)他家準備謀反,故意讓劉遷冷落妻子,劉安親自上奏致歉,把這位姑娘送回娘家另嫁……那么當初何必又要娶?這是朗意結仇吧?
(女間諜劉陵)
以上這些事跡就夠奇葩了,但和劉安對伍被的態(tài)度比起來,又不算什么了。
公元前124年,有人告劉安謀反,劉邦派人來查,劉安本打算起兵對抗,但后來劉徹寬赦了他,劉安便又按捺住,沒反。
過了幾個月,劉安又想反了,和心腹大將伍被商量。但是,這位伍被忠于朝廷,并不贊同謀反,還指責劉安辜負劉徹的信任——這是件很滑稽的事兒,心心念念要謀反的劉安,最信任的人卻壓根沒想過要謀反,這種“心腹”也不知道他要來何用。
按理說,手下露出這種想法,想造飯的野心家就不能留他活著,免得他去告密。劉安卻并不是如此,綁了伍被的父母逼著他謀反,伍被都沒從,劉安也沒對他父母做什么,囚禁三個月后放了。
(劉安召集術士編寫《淮南子》)
此后對伍被依然信任,又和他商議謀反的事情。伍被很耿直地說:“如今天下國泰民安,謀反是絕對不可能成功的,您老實做您的藩王吧。”劉安數(shù)次逼問,伍被都是一樣的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