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八宿是什么
遇上晴朗的夜空,我們抬頭一看,繁星滿天。古人不像現代人夜生活這么豐富,閑著無聊,那就數星星吧。數完以后還想認星星,這么多可不好認,容易看花眼。于是把天空分了區(qū)。
二十八宿就是28個分區(qū),每一區(qū)都有自己的名字。當然除了這28個分區(qū),還有另外3個區(qū)域:紫微垣、太微垣、天市垣,這三個區(qū)域圍繞北極星展開。
28個分區(qū)太多了,為了描述方便,按照它們的方位,又把它們劃為東、南、西、北四個大區(qū)。這樣每1個大區(qū)就包含7個小的分區(qū),而每1個小的分區(qū)里則包含若干顆肉眼可見的星星(實際上都是我們現在所說的恒星)。
與西方星座的對應
西方的星座,也是按照恒星在天空的中的分布來劃分的,并以一些神話傳說中的動物、人物、器物命名。因此中國的二十八宿,與西方的星座可以找到對應關系。
由于中國的星宿和西方的星座都是包含若干顆星星,而在劃分區(qū)域時中西方又有各自的隨意性。因此一個星宿中的幾顆星可能分屬于不同的星座,而一個星座也可能也可以包含若干個星宿中的星。
下面是星宿與星座的對應關系(前為星宿名,后為星座名)。
東方蒼龍
角———室女
亢———室女
氐———天秤
房———天蝎
心———天蝎
尾———天蝎
箕———人馬
北方玄武
斗———人馬
牛———摩羯
女———寶瓶
虛———寶瓶/小馬
危———飛馬/寶瓶
室———飛馬
壁———仙女/飛馬
西方白虎
奎———仙女/雙魚
婁———白羊
胃———白羊
昴———金牛
畢———金牛
觜———獵戶
參———獵戶
南方朱雀
井———雙子
鬼———巨蟹
柳———長蛇
星———長蛇
張———長蛇
翼———巨爵
軫———烏鴉
有什么用
古人很相信天地感應,天上的星星發(fā)生一些變化,地上也要發(fā)生一些大事,這都是老天爺給的暗示啊。比如《三國演義》里司馬懿一看將星隕落,就知道諸葛亮死了。再比如一些古裝劇里,有人要造飯了,理由經常是帝星昏暗,說明上天已經作好安排了。
現代看來,這些當然都是迷信的說法了。要說有什么用,恐怕也就是能讓打卦算命的騙子們有口飯吃吧。
瑩惑星
“熒惑星神食火。祭用血肉酒,器用赤銅,幣用赤,殺牲吺血祭,具戰(zhàn)器鼓舞,然后祭之。忌哭泣,善事熒惑。嬌暴公子。熒惑廟可致軍門。”火星即瑩惑星。由于其明暗不定,閃閃爍爍,故名瑩惑。火星星宿是為戰(zhàn)神,一驢頭六臂之人,六臂分別執(zhí)長矛、魔輪、短戢、彎刀、錘子、長劍。此圖中可以依稀領略中國中古時期的冷兵器風采。從漢末中原爭霸到隋唐一統,中國經歷了大約4個世紀的南北大混戰(zhàn),一將功成萬骨枯,瑩惑出世見血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