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皇帝玩妃子的刑具就是翻牌子,每天晚餐之后,服侍的御前太監(jiān)會將寫有妃嬪名字的綠頭簽放在一個銀盤中,皇帝想選哪個妃子侍寢,把她的牌子反過來,太監(jiān)就會把這個妃子用被子包好,扛到到皇帝寢宮來。
3、隨蝶選妃法
皇帝玩妃子的刑具圖片
唐玄宗風流之名不是白給的,在楊玉環(huán)入宮之前,每到春天,百花盛開的時候,李隆基整天在后宮舉行宴會,讓眾多妃子在頭上插戴鮮花,他自己動手放飛一只蝴蝶,看它落到哪位妃子的身上,當晚便由那位妃子侍寢。當然,楊玉環(huán)一入宮,這個法子就廢棄了。
4、風流箭中法
唐敬宗李湛心慕其祖李隆基風流之事,發(fā)明了“風流中箭”法。李湛手持一把“風流箭”,該箭用竹皮做弓,紙做箭,紙中間密貯龍麝末香。后宮妃嬪們聚在一起,敬宗搭箭一射,中箭者濃香觸體,了無痛楚,夜中侍寢。當時宮中有俗語:“風流箭中的――人人愿。”
5、羊車望幸法
晉武帝司馬炎后宮宮女眾多,有粉黛近萬。晉朝的人都很灑脫,皇帝也不例外,司馬炎發(fā)明的選妃侍寢法叫“羊車望幸”。司馬炎坐著羊車,讓羊在宮苑里隨意行走,羊車停在哪里他就在哪里寵幸嬪妃。
6、掛燈求幸法
明代后宮,每日傍晚時,嬪妃所住的宮門前,都掛起兩只紅紗籠燈;实叟R幸某宮,則該宮門上的燈卸下來,表示皇帝已選定寢宿的地方。于是,負責巡街的宦官,傳令其他各宮均卸燈寢息。失意的嬪妃們只得滅掉希求寵幸的紅紗籠,明晚再重新掛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