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記·周本紀(jì)》:褒姒不好笑,幽王欲其笑,萬方故不笑。幽王為烽燧大鼓,有寇至則舉烽火。歷史上這位不愛笑的女子就是褒姒。“烽火臺戲諸侯”,這是這位美麗的女子為我們留下的故事,而關(guān)于她更多的事,我們只能在相關(guān)的史書里找到關(guān)于她的一些信息。
褒姒怎么念?褒姒(bāosì),史記作襃姒,被稱為古代的四大妖姬之一,姓姒,古褒國人。褒國“禮婦人稱國及姓”,所以她就被叫做褒姒了。她的身世被后世人傳得很玄幻,有人說她是人,有人說她是妖,甚至還有人說她是仙,到底她是什么人?關(guān)于她的身世,史書上有一些很正經(jīng)卻很荒誕的記載。
從前,夏朝衰微的時候,有兩條神龍降落在夏帝的朝庭前,這兩條神龍也沒有做別的,就在光天化日之下在夏帝面前交媾,夏王深感憂慮,又不敢打擾神龍的恩愛,只能讓人占卜褒姒怎么讀歷史上真的有褒姒這個女子嗎褒姒怎么讀歷史上真的有褒姒這個女子嗎。卜去,得“兇”。卜留,亦“兇”。占卜了好幾次,終于卜出了結(jié)果——留而不可留。兩條龍交媾之后便走了,留下了一灘黏糊糊的液體褒姒怎么讀歷史上真的有褒姒這個女子嗎文章褒姒怎么讀歷史上真的有褒姒這個女子!。請其漦而藏之,乃吉。
既然真龍不能留,那就留下真龍的粘液,于是夏王將龍的精液搜集進箱子里,任龍忙完飛走罷了。於是布幣而策告之,龍亡而漦在,櫝而去之。遂用檀木盒子收藏起來,夏朝滅亡以后,盒子傳到殷,殷朝亡了以后,就傳到了周,這盒子傳了三代,居然還真的流傳了下來。沒想到這灘漿液漸漸濃縮,最后竟然變成了一只鱉。這只鱉爬到后宮,恰好被一位宮女給看到了,這位宮女即生下了褒姒
因為褒姒沒有經(jīng)過懷孕就生下了褒姒,覺得褒姒是不祥之物,于是丟棄褒姒怎么讀歷史上真的有褒姒這個女子嗎故事。
接下來的故事,大家都應(yīng)該能夠猜得到了,無非就是女嬰被丟棄之后,恰好又被一堆夫妻撿到,這一對夫妻是販賣弓箭的,當(dāng)時朝廷規(guī)定不準(zhǔn)私藏弓箭,這一對夫妻就受到了追捕,在逃亡的過程中撿到了這個棄嬰,于是將其收養(yǎng)。后來,夫妻兩人來到了褒國,就帶著褒姒在這里生活。沒想到這位褒姒,長大以后長得國色天香,傾國傾城,別看她的年齡小,長的眉清目秀,明眸皓齒,臉若銀盤,手若柔荑,身材苗條,體態(tài)風(fēng)騷,傾國傾城,“有百二十種媚”。
史書上對褒姒的記載近乎玄幻,而在其他的小說里褒姒的形象也多少帶著點神話色彩,具有傳奇色彩的身世,可能是為了為周幽王的亡國為編造的借口,好將這亡國的責(zé)任都推脫到女人的身上,這便是褒姒玄幻身世的來源,其實,褒姒只是一個普通的女子,并非是人口中的妖或是仙。
褒姒后來的事中還有一個大疑團,那就是自入宮以后從來不笑。幽王為博美人一笑可謂殫精竭慮,懸賞千金求有使美人一笑者,成語一笑千金即由此出。可褒姒就是不笑。后一大臣出招:點烽火臺。烽火臺一點,四方諸侯倉皇來救,亂糟糟一團,褒姒終于笑了一下,當(dāng)時百媚俱生,周幽王喜的六神無主。這樣的笑,只怕也是冷笑。
網(wǎng)絡(luò)配圖
褒姒為何從來不笑呢?正如桃花夫人息媯,為保息侯子祀委身楚王,而終生不與楚王一言。楚人非常喜歡這位夫人,在其死后立了一座廟,稱桃花夫人廟。褒姒連一笑也不與幽王,怎么可能是個妖媚惑主之人呢?分析一下褒姒的生平,龍涎之說固是謠言,因史書沒有其他記載,姑且認(rèn)為是褒人姒大的女兒或養(yǎng)女吧。姒是褒國國姓,姒大并非望族,這點東周列國志中提及。從褒姒沒有名字(因是褒國姒大之女故后稱褒姒)這點看,已足夠說明她是普通人家的女兒了。那個時代并非所有人都是有名有姓的,女子中更是只有齊文姜秦懷贏這樣少數(shù)大族的嬌女才有個名。姒大貪圖金錢將女兒賣給褒君,那時褒姒才十四歲。人凡生有異者,過人之貌或過人之才,必有特殊性格。褒姒生具傾城姿容,而少小無親,小小年紀(jì)就入宮嫁給一個老頭子。如此身世難免自哀自憐,看淡世情。其短暫的一生中連選擇的機會都沒有,如同一件貨物,更不用提什么自由。哀莫大于心死,其不笑概因世間無事可掩其悲。如后世之陳圓圓,被幾個男人搶來搶去,還落個禍國殃民之名,幸有吳梅村先生為子立詞正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