螳螂,亦稱刀螂,無脊椎動物,屬肉食性昆蟲。除極地外,廣布世界各地,尤以熱帶地區(qū)種類最為豐富。世界已知2000多種左右。中國已知約147種。那么螳螂是益蟲還是害蟲?吃什么食物?壽命有多長?
螳螂是益蟲還是害蟲?
螳螂身體中型或較大,頭部倒三角形,復眼大而明亮,觸角細長;頸可自由轉(zhuǎn)動。體呈黃褐色、灰褐色或綠色。胸部具有翅2對、足3對;前胸細長,前足為1對粗大呈鐮刀狀的捕捉足,并在腿節(jié)和脛節(jié)上生有鉤狀刺,用以捕捉害蟲,故為益蟲。
螳螂身體為長形,多為綠色,也有褐色或具有花斑的種類;頭呈三角形,能靈活轉(zhuǎn)動;復眼突出,單眼3個;咀嚼式口器,上顎強勁。前足捕捉足,中、后足適于步行,漸變態(tài)。卵產(chǎn)于卵鞘內(nèi),每1卵鞘有卵20~40個,排成2~4列。每個雌蟲可產(chǎn)4~5個卵鞘,卵鞘是泡沫狀的分泌物硬化而成,多粘附于樹枝、樹皮、墻壁等物體上。初孵出的若蟲為“預若蟲”,脫皮3~12次始變?yōu)槌上x。一般1年1代,一只螳螂的壽命約有六至八個月左右,有些種類是纜雌生殖。
螳螂吃什么食物?
螳螂是肉食性昆蟲,螳螂可捕食40余種害蟲,如蠅、蚊、蝗、蛾蝶類及其幼蟲和裸露的蛹、蟋蟀等小型昆蟲,蟬、飛蝗、螽斯等大型昆蟲。可作為蚜蟲、大蠟螟、玉米螟、菜粉蝶、土元、黃粉蟲等害蟲的天敵,在田間和林區(qū)能消滅不少害蟲,因而是益蟲。
螳螂怎么捕食的?
螳螂有保護色,有的并有擬態(tài),與其所處環(huán)境相似,借以捕食多種害蟲。而且動作靈敏,捕食時所用時間僅有0.01秒,只吃活蟲,以有刺的前足牢牢鉗食它的獵物。受驚時,振翅沙沙作響,同時顯露鮮明的警戒色。常見于植叢中而非地面上,體形可像綠葉或褐色枯葉、細枝、地衣、鮮花或螞蟻,依靠擬態(tài)不但可躲過天敵,而且在接近或等候獵物時不易被發(fā)覺。
螳螂的戰(zhàn)斗力十分變態(tài),而且速度也不是一般動物能趕得上的,即使是喵星人,螳螂也能好好的給它上一課,教會它什么才是真正的速度!
不考慮人為的干預,螳螂在野外是一個誰都不敢惹的主子,即使是兇猛的毒蛇在螳螂的眼里也只是食物的代名詞!戰(zhàn)斗的時候,螳螂的兩把大鐮刀可以死死地鎖住蛇的喉嚨,用不了多長時間,蛇就一命嗚呼了!沒事的時候螳螂還會去捉幾只小鳥來改善一下口味,在一副漂亮的螳螂拳之下,鳥兒根本招架不住!
為什么螳螂的身板如此瘦弱卻有著強大的戰(zhàn)斗力呢?根本原因就在于螳螂的各個身體器官上面!獵食類動物的眼睛一般都非常敏銳,螳螂的眼睛更加出色,螳螂是目前唯一一種能夠看到3D影像的昆蟲,強大的視覺配合著螳螂的速度可以讓螳螂捕食的時候如虎添翼!
其次就是自己胸前的武器兩把大鐮刀,螳螂的脛節(jié)和腿節(jié)都長有非常鋒利的尖刺,只需要0.5秒的反應時間就可以撲向獵物,真真正正將速度發(fā)揮到了極致,這樣猛烈的攻擊很少有動物能夠抵擋的住!
最后就是螳螂的咬合力也是堪稱一絕,鋒利的牙齒配合著強大的嘴部肌肉,即使是甲殼類動物也能夠輕易的咬穿!在螳螂的眼睛中,只有自己不喜歡吃的東西,沒有自己吃不了的東西,即使是同類也不例外,因為雌螳螂和雄螳螂交配完畢以后,雌螳螂會順便將雄螳螂當作點心吃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