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蛟,可能會想到另外兩個字——“蛟龍”,不過蛟一般卻是指能發(fā)水有鱗的廣義龍類,所以稱之為蛟龍,不過蛟是蛟(蛟龍),卻不是龍。在《世說新語》中就有周處入水三天三夜斬蛟的故事。
在神話傳說中,蛟是一種神獸,有龍族血脈的水獸,只要渡過必須經(jīng)歷的劫難就可化龍。
據(jù)古籍《說文》記載:
“蛟,龍之屬也。池魚,滿三千六百,蛟來為之長,能率魚飛置笱水中,即蛟去。”
《抱樸子》中說的是“母龍曰蛟”。
有古書說蛟是“無角龍”,也有說“龍無角曰蛟”、“有鱗曰蛟龍”。
蛟龍因為能被人看到,有時還會隱居在河流的底部,故稱之為潛蛟。傳說蛟修煉一千年變能沿江入;垺
我國有一個很具有中華文化特征的橋——懸劍橋,橋中間懸掛著斬龍劍,民間的說法防止蛟走水時沖壞橋。
蛟在《墨客揮犀》中說的比較具體:
“蛟之狀如蛇,其首如虎,長者至數(shù)丈,多居于溪潭石澩之下,聲如牛鳴。”
意思是蛟的形狀像蛇,他的頭像虎,身長數(shù)丈,常居于溪潭石澩之下,他的聲音如牛的聲音。
蛟雖像傳說中的龍,但實際卻不是龍。龍是神物,而蛟卻是動物,這樣理解的話,就可以知道有沒有蛟的存在了。
龍和蛟的區(qū)別是,龍有四足,而蛟只有雙足。龍有雙角,并且分叉,而蛟則無角,或者只有一直角。
有的說蛟就是無角龍(蜥蜴),也有說是蛟魚,也有說“魚兩千斤為蛟”……
走蛟是什么意思
走蛟與蛟龍有關(guān),與蛇的關(guān)系更大,蛟其實就是在山中修煉已有所成的大蛇。蛇修百年成蛟,蛟修千年則化龍。在山中已經(jīng)修煉了千百年的大蛇,大都已具了靈性。而為了修煉成龍,都是要經(jīng)歷很多劫數(shù)才可成功的。最多選擇的修成方式則是入;垼麄?nèi)牒5姆绞秸乔懊嫠f的走蛟。
其實走蛟只是南方的講法,特別是湖北四川一帶,這種叫法極為盛行。而北方很多人都把蛟蛇入海這種行為稱呼做“跑地龍”。因為大多數(shù)的蛇蛟出身的靈物,都是在山林間修煉。走蛟入海成龍,都在等待一個時機(jī),一個能夠讓他們趁機(jī)進(jìn)江,隨波入海的時機(jī)。要么暴雨傾盆要么山洪暴發(fā),這個時候就是走蛟的最好時機(j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