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邊的第一張圖我想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在很多雜志書籍上都看到過,也讀過一些相關的傳說和猜測,其中還不乏一些謠傳。"通古斯大爆炸",今天我們一起來看看它發(fā)生的真實原因是什么?首先,讓我們還原一下爆炸后的情形,下面摘自百度百科的內容能更好的描述爆炸威力和破壞范圍。
通古斯大爆炸是1908年6月30日上午7時17分(UTC零時17分)發(fā)生在現今俄羅斯西伯利亞埃文基自治區(qū)上空的爆炸事件。爆炸發(fā)生于通古斯河附近、貝加爾湖西北方800公里處,北緯60.55度,東經101.57度,當時估計爆炸威力相當于2千萬噸TNT炸藥,超過2,150平方公里內的8千萬棵樹焚毀倒下。
關于通古斯爆炸原因的假說很多,包括天體空中爆炸、彗星撞擊、天然氫彈、反物質爆炸、外星飛船墜毀等等。“通古斯大爆炸由特斯拉的沃登克里弗塔無線電能傳輸實驗造成”,這一傳言始于奧利弗尼徹爾森1990年在《命運》雜志上發(fā)表的文章,后來他又對其進行了修改,認為特斯拉有動機和能力制造通古斯大爆炸?偠灾,人類實在是太孤獨了,更多人寧愿相信這是一次外星文明的來訪。
而真實原因就是隕石半空爆炸造成的"核爆"現象,概念圖如下:
沖擊波和強光來自半空,在沒有隕石坑的情況下就把地面上很大范圍內(途中被映紅的部分)的樹木燒焦,并使中心點附近的樹木成輻射狀倒下,完全就像一顆核彈在空中爆炸了一樣。只不過能量來自隕石的動能而不是核能。
那么問題來了,能量是怎么“突然”釋放出來,像核爆炸那樣的呢?
我們都知道,隨著高度下降,空氣的稠密程度是越來越大的,空氣越稠密,阻力就越大,一般一萬米以下物體無法保持超音速運動。對于隕石來說,從外太空向地球表面以高于第二宇宙速度穿過只有幾萬米厚度的稠密低層大氣時,基本上和撞上地面沒有太大的區(qū)別。再想象一個場景,一個在空氣中下落了一千米的人,最終是摔在堅硬的地面上還是摔在海里差別不會太大。當接觸到低空大氣的時候,隕石就像撞上了迎面而來的一堵水泥墻,速度急劇下降,能量瞬間變成激波和熱釋放進了空氣中,因此產生了類似“凌空核爆”的效果。
2013年俄羅斯烏拉爾隕石雨事件為隕石爆炸說提供了強力佐證。比太陽還要明亮的火球,巨大的音爆,和在天空中留下長長的煙霧軌跡無不與通古斯大爆炸當時的記錄現象相符,只是在通古斯卡上空燃燒爆炸的隕石顯然要比2013年的大得多。
原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研究員李競表示,通古斯爆炸是有歷史記載的同類事件中威力最大的一次。它爆炸釋放的能量相當于1000個廣島原子彈的威力。
通古斯爆炸現場倒伏的樹木
沒撞擊坑也沒殘余物引發(fā)通古斯爆炸的是彗星嗎?
李競告訴記者,1908年的時候,俄羅斯國事動蕩,異常落后。通古斯爆炸之后,組織不起科學考察團,到了1917年之后,蘇聯剛剛成立,又忙于恢復,也無暇顧及通古斯地區(qū)到底發(fā)生了什么。直到1927年,一支由蘇聯礦物學和隕星學專家列昂尼德·庫利克帶領的研究團隊才終于造訪了這一地區(qū)。他們到達那里之后看到了一幅事過19年的、驚人的劫后景觀:一個跨徑約50米的隕擊坑,周圍30公里內滿目大火之后的焦土,再往外是上千平方公里的林木四向倒伏。庫利克在隕擊坑附近掘地數米,出乎意料地未發(fā)現任何隕石殘跡蹤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