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古道,中華民族的精魂。多年前與友人的一次行走經(jīng)歷,一直深深埋藏在我心底。期間的奇特見聞,使這段黃河古道之行,成為迄今為止我經(jīng)歷過的最驚心動魄的行程。
老人至今難忘驚悚一模!撈尸人親述:黃河水下竟有尸王
黃河古道,中華民族的精魂。多年前與友人的一次行走經(jīng)歷,一直深深埋藏在我心底。期間的奇特見聞,使這段黃河古道之行,成為迄今為止我經(jīng)歷過的最驚心動魄的行程。
我們走的那次黃河古道,從鄭州出發(fā),沿古黃河到開封蘭考,在大壩處改走旱路,至山東一帶再次入水,這樣一路輾轉(zhuǎn)到安徽碭山。
我們第一段水路是從黃河花園口到開封蘭考,這段路差不多有二百多公里,呈“S”形向東蜿蜒,一路順流而下。
不過這時是七月,五月到十月是黃河汛期,黃河漲了水,水勢浩大,這段黃河古道又有近五十多年沒通航過,水下大魚鱉怪極多,這樣隨便走船,還不一定走到哪里就走不動了,弄得誰也不敢載我們例去。
我們在碼頭找了半天,弄得好多船夫一見我們就抱著船槳跑,輾轉(zhuǎn)多次,最后慕名找到了一個在黃河上行了一輩子船的老船夫。
老人至今難忘驚悚一模!撈尸人親述:黃河水下竟有尸王
這個老船夫的身份比較獨特,他不是漁民,也不是渡人,他是水鬼。
水鬼是一門古老的職業(yè),和西藏的天葬師、湘西背尸人差不多,都是和死人打交道。
只不過,天葬師和背尸人是守著死人,水鬼則和黃河下神秘的“死倒”打交道。
人與體密度和水差不多,尸體沉入水底后,隨著尸體腐敗,體內(nèi)漸漸脹氣,這些尸氣將人變成面目猙獰、口唇外翻的大頭鬼。
這時候隨著尸氣越來越多,尸體就會漸漸浮上水面,先是上肢浮上來,然后才是下肢,因為女性和男性的盆骨不同,所以浮尸還有個特點,叫做“男俯女仰”,說的就是這些漂在水上的死倒,俯身的是男人,仰身的就是女人。
所以根據(jù)這個原理,死在黃河中的人,過不了三五日就會自己漂上來了。
這時候,死者家屬只要央求船夫?qū)⑹w打撈上來就可以了。
打撈死者尸體,船夫是絕不肯收錢的,收這種晦氣錢也會倒霉三年。
但是死者家必須要請船夫在家中吃頓素飯,臨走前還要在船夫中指處綁上一根三寸寬一尺長的紅布條。
這些都是為了辟邪,也是黃河上約定俗成的古老規(guī)矩。
撈尸人也有撈尸人的規(guī)矩,他們只撈尸體,用一根長長的竹竿挑起漂在黃河上的雜草樹枝,發(fā)現(xiàn)尸體后用白布蒙在尸體上,然后取一根摻了黑狗毛的麻繩綁在尸體腰上,將尸體吊在背陰的懸崖上,等家屬來辨認,認清楚了,才將尸體背上岸去。
當然了,撈尸人也不是什么都撈,要是遇到尸體直立在水中,水上只漂了一抹頭發(fā),他們會掉頭就走,絕不去試圖打撈。
老人至今難忘驚悚一模!撈尸人親述:黃河水下竟有尸王
對此,他們的解釋是:他們只是代人撈尸,不代鬼申冤,這種直立于水中的死倒并不是尸體,這是一種煞。
說來也怪,好多人死在水中后,尸體并不會浮上來,待尸體撈出后,竟還像剛死一樣,尸體還是原來的樣子。不僅如此,這些水下的尸體竟會一直在水中直立著,保持著行走的姿勢,尸體隨著水浪緩緩向前,就像是在緩緩漫步。
好多時候在干涸的河床中,你能看到水下清晰的腳印,一步步走向最深處,走到頭后會轉(zhuǎn)一個方向繼續(xù)走,就像是在水下散步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