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提著這留著的葉子,將玉米棒子提起來,兩三個一組對稱著兩組綁扎在一起,很多串一層層堆掛在屋檐下,就像一個個巨大的金黃色繡球。
或者掛在院子里邊豎起的一根結(jié)實的木頭上或一棵碗口粗的樹上。它們早已被人們事先給這里距離地面一米的地方扎了一個木頭做的十字架。一層層將一串串的玉米搭在那架子上,慢慢的,就在院子里樹起一個個巨大的黃燦燦的椽柱。
也有部分玉米棒子被人們像編辮子一樣串起來。一條條長長的玉米棒子辮,掛在屋檐下,很是壯觀。
此刻走進農(nóng)家,家家戶戶紅彤彤的一串串辣椒,黃燦燦的玉米墻或者椽柱,一派豐收的景象。
鄉(xiāng)親們一直都秉承著物盡其用的優(yōu)良傳統(tǒng)。
玉米桿都是很好的豬飼料和柴火。那剝落的玉米的綠皮里的淺綠色的葉子。由于韌性極高,曬干后又是潔白如玉,所以常常被人們編成了粗粗細細的繩子,用來捆著各種各樣的東西,或者編成一個坐著非常舒服的圓形蒲團。老太太們常常盤著腳坐在上面,一起聊著天,衲著鞋底。
小孩子也長長學著拿玉米白色葉子編小辮,拿著玩。還常常會將雪白的玉米須輕輕的咬在嘴里,學著老爺爺彎著腰,留著長長的胡須,吭吭地著,每年都玩,仍覺得異常有趣。
玉米粒晾干了,就要剝離了棒子,存起來。
剝玉米棒子時,一般常常是雨天或者是晚上的休閑時間。一家人圍坐在一個直徑約一米五左右的籮筐大的邊上。大人們一邊剝著玉米,一邊聊著天,說著各種故事。
小孩子們常常會展開剝玉米的比賽。有的拿起兩個玉米棒子,使勁互搓,玉米粒就像金豆子一樣紛紛落下了;有的就用一個已經(jīng)剝光了玉米的玉米芯,用使勁推著還沒有剝離玉米粒的玉米棒子,也能很快的讓玉米粒快速脫落下來;還有的先從根部至尖頭剝?nèi)ヒ恍杏衩琢,然后很快就順著那一行一行快速剝離了……
此時,大人們說話的聲音,小孩子們快樂的笑聲,刷拉拉的玉米粒落下的聲音,讓深秋的屋子里暖意融融。
從玉米快成熟的時候,我們的飯桌或零食就離不開它了,那時我們最快樂的日子開始了。
輕輕撥開玉米尖部的葉子,露出幾顆玉米粒,用指甲輕輕一掐,就會有潔白的乳汁般的玉米汁迸出,這樣的玉米比較鮮嫩,煮著最好吃;如果指甲掐下,已經(jīng)是軟軟的果肉一般,那就烤著吃,做成玉米羹,吃著也會非常香甜。那段時間的早餐常常能吃到這樣的美味。
小姑那時特別愛吃炒的玉米粒,半嫩不老的玉米粒,放在鍋里,文火默默炒,不住地要用鍋鏟攪動,否則就會焦了。出鍋時放一下鹽,物資匱乏的時代,那也是一種十分美味的零食了。記得我那時常常坐在灶臺旁,在灶堂里幫姑姑添柴火,等著吃炒好的玉米豆豆。
剛剛成熟晾干的玉米粒碾成的玉米糝子,無論是做成稀飯,還是做成玉米干飯,都非常的香甜可口。
每年玉米豐收的時候,母親會很快磨成玉米糝子和玉米面來。大家圍坐在一起,喝著香甜的玉米粥,吃著松軟可口的玉米面粑粑或滋味深長的玉米攪團,覺得日子過得比蜜還要甜。
如今住在城里,也在商店里買嫩玉米或是玉米糝子來吃。每每吃著玉米食品時,兒時在故鄉(xiāng)和父母姐弟一起勞作、一起啃嫩玉米,喝玉米稀飯的種種情景就會浮現(xiàn)在眼前,總覺得還是那時自家種的玉米吃著香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