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母親的十二夜瘋狂 我與母親親密接觸小說
母親走了,永遠地離開了我們。
母親沒上過學,大字不識一個,F(xiàn)在算起來,我寫過的新聞、文章、材料有好幾百萬字了。
當母親走了,我心里感覺最遺憾的,是母親活著的時候,沒有為母親寫過一個字,包括家書。
今天是母親百天的祭日。也是我為母親寫下的第一篇文章。
三個月來,我經常在夢中和母親相會。
夢中的母親,有時有說有笑;有時看起來很生氣;有時被病魔折騰得很痛苦……
當夢見母親高興時,我就高興;當夢見母親生氣或生病時,我就會從夢中驚醒,坐起來不由得呆呆地望著窗外,月光如雪,鋪滿回鄉(xiāng)的路。
我的老家會寧是甘肅中部的一個貧困縣,我出生在一個非常落后偏僻的小山村。
母親也生在鄰鄉(xiāng)的一個偏僻村莊。由于一個時代的原因,再加上母親家里貧苦,所以她就沒有機會走進學校的門,連一個字也不認識。
母親用一生的心血養(yǎng)育了我們姊妹四個。她最大的心愿,就是要讓我們姊妹都能讀書,把書念好。
上世紀八十年代初,由于農村實行家庭聯(lián)產承包責任制,家里實在沒人干農活,母親和父親商量后,不得已做出了令她一生都心痛的決定。
一天晚上,母親很無奈地給大姐說:“讓他們仨去讀書,他們以后一定會幫你的”。
從那時起,我發(fā)現(xiàn)母親好長一段時間不敢用眼睛正面看大姐,她有一種愧疚和不安的表情。
我知道母親的心里在滴血!因為她沒辦法讓大姐讀書了!
我上初中后,必須到離家10公里之外的青江驛鄉(xiāng)中學去讀書。學校離家太遠,半夜四點就得去學校,中午又無法回家吃飯。
這樣一來,最辛苦的就是母親了。那時候家里沒有表,她白天干一天農活,每晚半夜三點左右,母親全憑自己的生物鐘和習慣,準時起來為我做飯。
母親就這樣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堅持為我們仨姊妹做了整整10年的夜飯,但我從未聽到母親叫過一聲累。
和母親的十二夜瘋狂 我與母親親密接觸小說
記得大哥上初三的第一學期開學,學校要收2元的學費。之前,父親東借西湊,母親賣掉了家里所有儲存的雞蛋,才算湊齊了書費。
大哥還差5角錢的學費。大哥求班主任老師寬限幾天交,但學校有規(guī)定,不讓大哥進教室。
第二天天還沒亮,很少趕集的母親早早地去鄉(xiāng)鎮(zhèn)集市了。
母親回來后,我們才知道,她把自己養(yǎng)的一只最能下蛋的母雞抱到集市上換了1元5角錢。因為這只雞比平常少賣了一點錢,母親又挨了父親的一頓罵。
1986年,我初中畢業(yè)了。這一年,甘肅省開始在初中招錄中專生。當時老師勸我:“聽說中專招生名額太少,很難考上,你還是報師范。”
但我最后還是報考了中專,借這個考試機會,我第一次去了縣城。
去縣城的前一天,母親精心為我烙了四個白面鍋盔(我們老家很好吃的一種餅,和新疆的馕差不多),又把她積攢了一個多月存下來的6個雞蛋全部煮了讓我?guī)稀?/p>
第二天,母親送到村頭后叮囑我說:“一天吃兩個雞蛋,好好補補腦子”。
第一次踏上離鄉(xiāng)的路,我感覺心里很酸楚?煲@過山頭時,回頭望見母親還依然站在村頭。
誰知那年上面突然調整了考試政策,把英語成績計入錄取總成績。
由于家鄉(xiāng)初中太偏遠,一直沒有請到一名英語教師,所以就沒有開設英語課,這樣一來,我考五門課的總分和六門課的成績就無法站在同一個起跑線上。
考試回來后,我心里沮喪極了,一副垂頭喪氣的樣子,母親看見我后什么都沒說。
有一天早晨,母親起來后突然給我說:“昨晚我做了一個好夢,你一定能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