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xiāng)村嬸侄野情 打麻將嬸侄混到了一起
侄兒一邊吃,一邊滿不在乎地回答:“我屬狗。”
老頭笑了,說:“多虧你屬狗,你要是屬老虎,恐怕就連我也給吃了!”
侄兒也笑著說:“我是吃得快了點,從小養(yǎng)成的習(xí)慣,沒辦法。真不好意思,叔叔以后發(fā)現(xiàn)我有什么不對的地方,盡管指出,我保證改。”
老-頭一聽這話,臉立刻沉下來,i兌道:“你柬我家時間也不短了,看到你這樣,我就不由得想起一個典故來,紿你講講如何?”
侄兒連聲說妤。老頭“吱溜”一下喝了一盅酒,說道:“有一條懶皮狗,整天貪吃,惹人討厭。有一次,它追趕一只雞,想把雞紿吃了,可雞會飛,…一下就飛到院里的樹上去了。這懶皮狗不會爬樹,便一動不動地臥在樹下,等著雞下來。這一來,把雞紿逼急了,雞不由得說了一句話......”
侄兒感到稀奇,忙問:“雞還會說話?它說什么來著?”
“你問說什么話?”老頭瞪著侄兒,狠狠地說,“你這懶皮狗賴著不走,就坐等著吃老子吧!”邊說邊看侄兒有何反應(yīng)。
侄兒當(dāng)然明白叔叔是在罵自己,卻裝作沒聽懂,滿飲了一杯,說道:“叔叔給我講的這個典故是成語'指雞罵狗',的來歷,不怎么
新鮮。我有一個新鮮典故,給叔叔
講講如何?”
老頭氣不打一處來:我如此明明白白罵他懶皮狗,賴著不走,他卻裝糊涂,還反過來要給我講典故,我倒要聽聽他能講出什么新鮮典故!
于是老頭便壓住火,說:“哦?侄兒也有典故?講來我聽聽。”
侄兒放下酒杯,說:“剛才叔叔說我吃飯像老虎,這倒讓我想起一個關(guān)于老虎吃食的典故'黔驢技窮',這典故出自柳宗元寫的一篇
文章《黔之驢》,說的是荔州本沒有驢,后來有一個多事的人把一頭驢運到貴州,放在山腳下。山上有一只餓急了的老虎看見了那頭驢,就想吃掉它,可是那驢個頭高大,老虎以為它本事也大,不敢貿(mào)然去吃。但老虎觀察了很久后,發(fā)現(xiàn)這驢子除了吃草、吼叫之外,再沒什么本事,于是就放心了,撲過去要吃這驢子。驢子一看老虎要吃他,嚇得拔腿就跑,因為跑得急,邊跑邊不住地放屁。老虎見驢子邊跑邊放屁,就邊追邊喊……”
老頭聽呆了,不由問道:“老虎還會喊話?”
侄兒說:“剛才你那雞會說話,我這老虎怎么就不會喊話?”
老頭問:“它喊什么?”
侄兒也學(xué)老頭剛才那樣瞪大眼
睛,說:“你以為放幾個屁我就不吃你了?放屁老子照樣吃你!”
你來自四川的一個小山村,家中父母健在,有一個已婚的大哥。在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年僅十五歲的你就隨同家人一齊來到當(dāng)時經(jīng)濟特區(qū)之一的汕頭市。也許是緣分,過了幾年之后,我遇見你,十八歲的你,是一朵含羞的花。
也許對你來說,盡管我還是個小孩,可是跟你在一起的日子,我感到無比的幸福和開心。你總喜歡講故事給我聽,你帶我出去玩,拉著我的手,一路向前,然后樂意在村里的小賣部買點小零食給我,在夜里,燭光下,你陪我玩捉迷藏,無論每次怎么躲,你都是輕而易舉把我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