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源氏計劃”典故出自日本古典小說《源氏物語》,意指男人把小女孩撫養(yǎng)長大,將她培養(yǎng)成自己理想中的女人,以期能成為自己未來的結(jié)婚對象。真由子雖然沒有親自撫養(yǎng)小男孩直巳,但一直是影響他、他從小迷戀的女人。日本情色業(yè)發(fā)達(dá),有些事根本無法用我們所謂的“三觀”衡量。
但現(xiàn)如今“未婚夫劈腿閨蜜或老公跟閨蜜滾床單”這種事的多發(fā),多多少少也會刷新我們的認(rèn)知——原來,身邊的人并非你想象的那么單純。據(jù)說在當(dāng)今年輕女性的人際交往常識和技能里,需要加上一條:防火防盜防閨蜜!
朋友妻我來騎之春雪 朋友妻穿衣牛仔褲迎合我
《君子行》里有這樣一段話:君子防未然,不處嫌疑間。瓜田不納履,李下不正冠。嫂叔不親授,長幼不比肩。據(jù)說這也是民間俚語“朋友妻不可欺”的出處。有人可以說這是封建糟粕,目睹幾十年社會之怪現(xiàn)狀,難道不正是對這些所謂的封建糟粕的無視、斷層所致嗎?
一個修養(yǎng)夠好的人,無論男生女生,都會懂得尊重這樣一種界限。有些“高壓線”,不論是法律意義上的還是道德層面的,就是不能碰,就是不可以任性。“朋友妻、閨蜜夫”,有可能是真愛,你一定要碰、一定要“做自己”,就會惡心到別人。更極端的例子是姐夫劈腿小姨子。“閨蜜變情敵”的確有可能是真愛,但俗話說“兔子不吃窩邊草”,你連個兔子都不如,真的能心安理得嗎?
據(jù)說有一項調(diào)查,高達(dá)63%的中國男人對女友的閨蜜動過心。呵呵,我向來不相信這種調(diào)查結(jié)果,因為存在調(diào)查的局限性和基數(shù)問題,但“閨蜜變情敵”的狗血事件,據(jù)說已“防不勝防”。閨蜜之間的友情大多先于愛情存在,好的友情會給愛情錦上添花雪中送炭,好的愛情會得到友情的祝福彼此成全;“閨蜜變情敵”并不是離蜜一個人的錯,那個男人當(dāng)然難逃干系。
寫到這里,想起曾看過的一篇小說。女主人公想測試一下老公的定力,就跟閨蜜想出了個餿主意,讓閨蜜勾引老公。結(jié)果人性不可測試,引火上身,老公最后真的和閨蜜滾在了一起。她在閨蜜家的鞋柜上,看到了一雙熟悉的皮鞋……
我寫這篇的目的其實是想告訴女人,愛情和家庭都是比較私密的事情,再好的朋友、再親的閨蜜,過多參與對方的感情細(xì)節(jié),都弊大于利。“朋友妻不可欺”、“閨蜜夫不可負(fù)”,僭越了那份界限,此生就會很難看。
大斌到今年十二月就該滿31了。學(xué)歷高中,長相普通,身高165,職業(yè)是燒烤店鍋爐看守員,每月拿到手的薪水滿打滿算三千帶一兩百零頭。沒錯,中國純屌絲說的就是他。當(dāng)然他也一向自嘲屌絲之王,對自己從無過高期許。不過到這個年紀(jì)了,還沒女朋友,他自己不著急身邊的人也替他著急。所幸大斌人緣還不錯,于是一朋友A欲言又止了好幾次,終于開口要給他介紹個姑娘。據(jù)A說姑娘身高和斌子差不多,性格豪爽,踏實善良,對斌子條件也沒說什么,同意先見個面兒。斌子想,自己這條件,有人給介紹相親也是給面子了,人姑娘都同意見面了,自己肯定得去不是。于是由中間人給帶好話,倆人約好在某天某路上一家奶茶店見面。
見面那天斌子早到了半小時,想著男方的基本禮貌還是得有的,不能讓姑娘等他。他坐在奶茶店里百無聊賴等了二十來分鐘,坐不住了就去外面抽了根煙。沒成想一根煙的功夫,回來發(fā)現(xiàn)店里多了位姑娘,坐在他剛做過的位置上。他環(huán)顧四周,這個點店里沒客人,這姑娘也許就是人家介紹的姑娘?于是走過去一問候,姑娘朝他看了一眼,就像知道他要問什么似的點了點頭。好吧,那就是了。兩人聊了一會兒,對各自的家庭情況、工作情況都大致介紹了下,彼此都還滿意?纯词直,馬上五點了,正是吃晚飯的點。姑娘倒是爽快:“這個點剛好,我們找個地兒吃飯吧!”斌子忙應(yīng)和好,便招呼買單,一邊收拾東西準(zhǔn)備起身走人。結(jié)果對面姑娘一站起來,斌子頓時愣住了……那爛娘的身高,足有一米七好幾近一米八了吧!斌子很尷尬,覺得自己坐也不是站也不是,因為一站起來倆人的身高差距顯然就是明擺著了。這哪里是A說的跟他差不多?他心里暗暗問候了介紹人的親戚好幾次,一邊訕笑著把收拾東西的手急速減速為慢動作,一邊想著怎么辦這事兒要黃。想了三秒鐘,還是決定硬著頭皮對上姑娘疑惑的目光:“那個,你,知道我多高吧?”姑娘一臉莫名其妙:“知道!我不介意!”這……大斌又愣住了。姑娘果真爽快人。也好,她都不在意,我又能怎么著!于是痛快起身,跟在姑娘身后走出奶茶店去找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