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張作霖投靠清廷后,即開始在地方上剿匪。當(dāng)時的遼西巨盜杜立三為禍一方,勢力很大,人又機警,zf拿他也沒有辦法。張作霖設(shè)計擒拿了杜立三,并且將其處決,由此名聲大振。劇中也有一個和唐子義亦敵亦友的“杜三搶”,雖是土匪,卻不害民。兩人早年間有過恩怨,杜三搶既是唐父殞命的間接責(zé)任人,也是唐的救命恩人,后來還成了他的頂頭上司。唐子義歸順朝廷后,也不得不與杜三搶為敵,但他并不斬盡殺絕,在平了杜的山頭后,暗中將其放走,其后兩人還多有淵源。
電視劇的前半程,從性格到經(jīng)歷,唐子義和張作霖極其相似。但到了后半程,唐子義加入東北軍后,他就不再是張作霖,而是成了“大帥府”的侍衛(wèi)長,由此進(jìn)入虛構(gòu)。除了唐子義和張作霖的對應(yīng)關(guān)系,劇中吳玉相也以張作霖的把兄弟湯玉麟為原型。劇中還涉及了諸多歷史事件:奉軍的“整軍經(jīng)武”運動,鄭家屯事件,奉天車站刺殺事件,日僑鬧市欺人被懲事件,皇姑屯事件,柳條湖事件,“九一八”事變。即使是“殺一個日本人給40塊大洋”,也是有野史可考的。也就是說,這部劇是站在眾多的歷史人物和歷史事件之上,進(jìn)行了戲劇化演繹!秮y世三義》的格局由此提升,與野狐禪年代戲拉開了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