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在國內(nèi),F(xiàn)AST項目,跟各大院校合作的技術(shù)也有突破性進(jìn)展。
可到了2006年,立項還是沒下來!在2006年中國科學(xué)院會議上,他再也忍不住了,
激動的對著所有人說:第一,我們干了十幾年,沒有名分,我們要名分,F(xiàn)AST到底是有沒有可能立項?這么多人參與了。
第二,我們身無分文,別人搞大科學(xué)工程預(yù)研究,上千萬,上億,我們囊空如洗。
就這樣,在他的不斷爭取下,歷經(jīng)12年,射電望遠(yuǎn)鏡立項書,終于提交到最后的國際評審環(huán)節(jié)。
到了2007年,國家終于批復(fù)了他的立項申請
,2011年,村民搬遷安置完畢,他心心念念的,F(xiàn)AST項目終于動工了!
他是FAST項目,首席科學(xué)家兼總工程師,本可以遙控指揮,卻偏偏事事都要親力親為。
親自參與工程的每一個部分,因為來之不易,他要求就是要做到:盡善盡美。
整個工程中,他既能上鋼架去擰螺絲,也能用扁鏟去削平鋼材,還能在高空梁山上打孔套絲,更能看試播器調(diào)整設(shè)備……
他身邊的同事都說:術(shù)業(yè)有專攻,在這個項目里,我們要么不懂天文,要么不懂無線電,要么不懂金屬工藝,要么不會畫圖,不懂力學(xué),這幾條能做到一條就算不錯了,可南老偏偏幾乎都懂。
可他卻說:我談不上有高尚的追求,沒有特別多的理想,大部分時間是不得不做。
人總得有個面子吧,你往辦公室一攤,什么也不做,那不是個事。
我特別怕虧欠別人,國家投了那么多錢,國際上又有人說你在吹牛皮,我就得負(fù)點責(zé)任。
蒼天有眼,他堅守初心,仰望蒼穹,22年如一日地堅持著,盡管項目需要2億美金,盡管隨時困難重重,可在他十幾年“太過努力”的付出之后,2016年9月25日,中國的天眼,F(xiàn)AST項目,終于完工!